大唐悬疑录:最后的狄仁杰_作者:唐隐(275)

2020-12-28 唐隐

所不同的,这个茅屋里放置着好几个木桶,以供人从深井里打出水来。另外还有个小火炉子用来烧热水。袁从英发现,此地洗澡的方式和中原很不一样,没有盛满水的大木桶可以浸泡,却用个木勺子舀出水来往身上浇。脚下就是沙地,水从身上流下后就直接渗入沙中,转眼被吸个一干二净,洗完澡沙地居然还是干的。他起初以为不用大木桶是为了节省水,但很快发现这种洗澡方式似乎更费水,便有点儿想不通。

不过此刻他顾不上这些,只是让韩斌把烧烫的水一遍遍浇在自己的背上,痛到僵硬麻木的后背才觉得轻松些。与此同时,他仔细地研究起铁盖子上浇铸的纹理。

这纹理也与阿苏古尔河畔铁盖子上的相仿,最外面是五个尖角的样子,围绕着里面的一个圆圈,圆圈的中央还有纹路。所不同的是,此处中央的纹理曲曲弯弯,有点儿像水波,而阿苏古尔河畔那图案的中央纹理,是几道斜斜的线条。袁从英让韩斌帮着自己一起尽量记下这些图纹的形状,打算回营房后默写在纸上,留个记录。其实他自己也不知道这样做有什么用处,过去在狄仁杰身边的时候,寻求这类奇异事物中所蕴含的秘密,往往是狄仁杰的拿手好戏,可是现在,只能靠自己了。

虽是初春,大漠上昼夜的温差依然很大。太阳快落山时,周遭已经十分寒冷。袁从英带着韩斌匆匆洗完,就回了营房。桌上已燃起蜡烛,率先洗好澡的狄景晖坐在桌边,埋头读那本《西域图记》。袁从英精疲力竭,在榻上靠了一会儿,一动都不想动,可想想还是挣扎着起身,坐到桌前拿过纸笔,打算把刚才强记下来的纹理画出来。

桌上搁着一柄闪亮的钢刀,还有一副黑色的硬弓,一望便知是吕嘉的家伙。狄景晖冲袁从英努努嘴:“老潘送过来给你的。”

袁从英擎刀在手,翻来覆去地看着,毫无疑问,这绝对是把百炼成钢的宝刀。同样,那把弓也是少见的利器,问题是,吕嘉怎么会有这样好的武器?

狄景晖看他又在沉思,便随口问了句:“很不错的家伙吧?我虽不太懂,却也看得出来。”

袁从英把刀搁回桌上,点头:“确实是好东西。不过也怪得很。”

“哦?哪里怪?”狄景晖来劲了,上下左右地摸着刀把和刀背。

袁从英把他的手轻轻挡开:“你不习惯碰这种东西,小心点,这刀削铁如泥的。”

“削铁如泥?”狄景晖好奇地问,“吕嘉怎么有这种好东西?这样的好刀不常见吧。”

“不常见,很稀罕的。最奇怪的还不是这个。”

“那是什么?”

袁从英指着刀身,解释道:“不论什么刀具,通常刀身上都刻有铭文,表示炼成的日期地点和炼制之人,这是规矩。普通的刀尚且如此,更别说如此少见的宝刀。可是你看这把刀,上面空空如也,什么都没有。还有这把弓也是,没有任何打造的标记。”

“还真是啊!”狄景晖也是一脸纳闷,但他知道自己也想不出个究竟,就岔开话题,“那个老潘倒很殷勤,还问长问短的,似乎挺关心你的身体。”

袁从英冷笑了一下:“你怎么说?”

狄景晖轻哼道:“你放心吧,我知道怎么对付。”

袁从英压低声音说了句:“这个人,很不老实。”

狄景晖把手中的书往桌上一放,似笑非笑地看着袁从英:“嗳,人家又怎么惹到你了?”

袁从英阴沉着脸道:“他没有惹到我,但是他说了不少谎话。”

“说谎?”

“是。首先,今天他开木墙上的铁门时搞出很大的动静,想证明那铁门好多年都未开启了。可是那些大铜锁和铁链上连灰尘都没有,真好笑,伊柏泰日日都是漫天风沙的,难道这里的人没事还经常擦拭它们不成?其次,他领我们去木墙中的时候,刻意只让我们看了其中最小的堡垒,以此类推地想说明每座堡垒都没有门,偏偏不领我们逐一看过,我总觉得其中有诈。还有,他说自己与吕嘉有仇,可为什么这么多年都不动手,却要等着我们和武逊来这里的时候,借我们的手除去吕嘉,而吕嘉明明知道潘大忠对自己怀有仇恨,却还如此信任他,也很说不通。至于他说不清楚兵械的来历,我看多半也是撒谎。”

狄景晖听完哈哈一笑:“完了,你算是把我爹草木皆兵的毛病全学会了。既然你对这潘大忠有诸多怀疑,干吗不直接对武逊说呢?”

袁从英叹了口气,略显懊丧地道:“武逊此刻宁愿相信潘大忠,也不愿意相信我。你当初说的话很有道理,武逊对我有成见,亦有顾虑,假如我太多地表示对潘大忠的不信任,他只会认为我是故意离间他们边塞军兵的关系。对他来说,我毕竟是外来的,潘大忠才是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