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悬疑录:最后的狄仁杰_作者:唐隐(294)

2020-12-28 唐隐

武逊凝神思索片刻,猛地一拍大腿:“对啊!不错,这主意好。那钱归南不是成天说我危言耸听吗?哈哈,今天老子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一个晚上没说上话的潘大忠终于捡了个空,赶紧发言:“对啊,武校尉,守株待兔,袁校尉的这个主意真是太高明了,真叫人佩服,佩服!”

武逊的脸色稍稍变了变,随即笑道:“是啊,是啊,呵呵,我这就起草军报。”

两天后,武逊告诉袁从英军报送出去了,但并没有把具体的内容陈述给袁从英听。例行的巡查减少成每日午后一次,依然毫无结果。大家都在等待钱归南那里的回复,袁从英渐渐不再过问剿匪团的事务,而是像今天这样,带着韩斌在荒漠上一跑就是大半天,他是在等待,退出伊柏泰的时机。

已经有十多天了,杨霖每天都能听到燕子的呢喃之声在被木条钉死的窗外欢快地响起。他成天置身于阴暗的屋内,只能凭借门缝和窗棂间射入的细微光线来判断白昼和黑夜,一直过着晨昏颠倒的生活。有个老头每天清晨来给他换恭桶,同时送些水和蒸饼,还有几样咸菜,就算是他的一日三餐。房门开启的时候杨霖也从来没有动过逃跑的念头,他心里很清楚,他是无处可逃的,除了完成任务,自己没有其他的选择。

老头走了以后,屋里就只剩下杨霖一个人。桌上除了书籍之外,就是成堆的蜡烛,供他从早点到晚,又从夜点到昼。杨霖一遍遍地诵读经史子集,准备功课,剩下的时候就是昏昏沉沉似睡非睡地躺在屋角的稻草堆里。他害怕睡眠,只要睡着就必然陷入噩梦,梦中一成不变的,是那个死在金城关外荒僻院落中的老者丑恶恐怖的嘴脸,杨霖每每惨叫着惊醒过来,冷汗淋漓,他总要往那草堆的深处挖去,从里面掏出那柄紫金剪刀,还有一封没有写完的书信。

最初的时候,由于慌乱和惧怕,杨霖根本不敢面对这两样东西,但渐渐地,他开始研究起它们来。尤其是那封书信,他看了一遍又一遍,虽然不知道来龙去脉,但慢慢地还是从中读出了些端倪,杨霖发现自己正在窥伺一个重大的秘密,这个秘密与死去的老者有关,也与这些天偶尔会在夜间来探访自己的那位沈槐将军有关。杨霖知道这一切性命攸关,他小心翼翼地把这秘密藏在心底,就像把紫金剪刀和半封书信藏在草堆最深处一样,他懂得,绝不能让沈槐看到这些,一旦被发现,自己就只有死路一条了。可是他杨霖,还不想死!

当然活着也很艰难,杨霖在这个废弃的道观里一关就是个把月,只能从周遭渐渐提升的温度感觉冬日的离去,这几天又添加了燕子的鸣叫,杨霖才算肯定,洛阳的春天来了。现在他每天温书累了,就躺在草堆上倾听燕子的叫声,莫名地感到心情舒畅不少,似乎又开始萌生起希望。

这天他正在草堆上闭目养神,门锁哗啦作响,杨霖意外地睁开眼睛,往常这个时候不会有人来。门开了,正午强烈的日光射进来,杨霖一下子被晃得头昏眼花,他已经不习惯面对光明了。

沈槐以手掩鼻站在门前,屋里那股阴湿的臭气熏得他恶心,再不想往屋里迈进去半步。他打量着畏缩在草堆上的杨霖,从心里讨厌此人这副卑微怯懦的嘴脸,真不知道沈庭放怎么会选中他?如此不济的家伙,能过得了那双明察秋毫的眼睛吗?不过,沈槐心里也清楚,使用杨霖的目的,本来就不是为了博得那人的信任。

杨霖揉着眼睛,慢慢从草堆上站起身来,垂着头发呆。

沈槐冷笑一声:“今天我来,是要带给你一个好消息。”

杨霖垂头不语,沈槐轻哼道:“今天圣上颁下旨意,今年制科的日子定下来了,五月初十开考。”

杨霖还是没有反应,沈槐不耐烦地瞪了他一眼,厉声道:“好了,从今天到五月初十还有月余,你就抓紧这段时间好好温书。”顿了顿,他的眼中突然闪过一抹恶意,冷笑道,“机会难得,希望你能好自为之。你的妻儿老小,还在家乡等着你金榜题名,光宗耀祖吧。”

杨霖这才如梦方醒,抬起头期期艾艾地道:“我、我并没有妻儿,只有一个老母亲在家乡。”

沈槐点头:“那好啊,那你就更该殚精竭虑,全力迎考,才能不辜负你老娘的期许。”

杨霖的嘴唇哆嗦起来,眼圈有点儿泛红了。

沈槐强抑厌恶,又道:“对了,你这两日准备几篇最得意的诗赋出来,我会帮你去行卷。”

“行卷?”杨霖大惊,“我、我也能行卷?在洛阳我一个有权势的人都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