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哈!”狄仁杰爆发出一阵大笑,直笑得前仰后合,连一旁负责煎茶的狄忠也忍俊不禁。宋乾被他们笑得有些尴尬,只好闷头喝茶。
狄仁杰好不容易止住笑,撩起袖管拭去眼角迸出的喜泪,吩咐道:“狄忠啊,还是你给宋大人讲讲这水的来历吧。”
狄忠笑着指指搁在脚边的木桶:“宋大人,咱们这里哪有什么无锡惠山泉水。这桶水是小的今天早上从咱府后院的井里头刚打上来的,倒是货真价实的神都洛阳尚贤坊狄国老府宅后院之水!”
宋乾闻言也不禁大笑起来,狄仁杰指了指狄忠,轻叱道:“你这小厮,越发贫嘴了,还不快上点心。”
狄忠笑着走到门前,从刚进屋的仆人手中接过托盘放在方几上,盘子里面是热气腾腾的一碟春卷、一碟桂花糕和一碟细沙枣饼。
狄仁杰指指点心,慈祥地微笑着,道:“虽没有江南来的煎茶水,这些小面点却是府里的并州师傅所制,应该能配得上你这位当朝三品的胃口。”
宋乾面红耳赤地拱手:“恩师,您这么说可就折杀学生了!”
狄仁杰摇摇头,安抚道:“嗳,宋乾,你也不必如此紧张,本官不过和你略开个玩笑罢了。本官知道,你必是想到圣上赐茶,有时也会配赐江南的煎茶水,所以才有无锡惠山泉水一说。你猜得不错,圣上的确配赐了江南的煎茶之水,只是被本官婉拒了。”
宋乾惊诧地道:“恩师,您婉拒圣上所赐?”
狄仁杰默默颔首:“嗯,到了本官这个岁数,就会想要更多地向圣上表达自己的心意,而不是一味迁就圣意。其实,她是能理解的。”
宋乾深有所悟地连连点头,欣喜道:“学生已经好久没看到您的心情如此爽朗了,我心甚慰啊。今天恩师是碰上什么喜事了吗?”
狄仁杰狡黠地拧起眉毛:“唔,你猜猜看。”
宋乾想了半晌,探询地问:“嗯,是不是三公子和从英有信来?”
狄忠在旁听得一惊,再看狄仁杰,脸上顷刻间阴云密布,眼神中的落寞从深处泛起,屋子里轻松的气氛骤然变得凝滞。宋乾知道自己说错了话,只好眼睁睁地瞧着狄仁杰,良久,才听他悠悠地叹息了一声,黯然道:“哼,这两个家伙,早已成了断线的风筝咯。”
宋乾深吸口气,无言以对。
狄仁杰苦笑着,仿佛是在自言自语:“但凡人家出塞戍边的,谁不是时刻牵挂着故里家人,旅途上多有艰难,塞外又是苍茫绝地,别人都是家书连连,或联络亲情讯息,或讨要衣物银钱。从来没见过像我这两个小子,一去不回头不说,干脆连封信都懒得写,还真是乐不思蜀了吧!”
宋乾不敢应声,狄忠却在一边轻声嘟囔:“老爷,您倒还托梅先生给三郎君和袁将军送银两过去呢。”
狄仁杰轻哼一声:“我看,他们是非要我这老头子向他们两个低头才肯罢休!”
宋乾听得心酸,想劝解几句又不知从何说起。书房中一片沉寂,良久,狄仁杰才叹息着自嘲道:“人老了,果然是越来越能唠叨。”他看了看宋乾,歉然道,“宋乾啊,而今本官也只有唠叨给你听了。”
“恩师!”
狄仁杰摆了摆手:“好了,不说这些了。本官今天确实有件开心的事情,你既然猜不着,就直说给你听吧。”他故意顿了顿,才笑眯眯地道,“圣上已经任命本官为今年制科考试的主考官了。”
宋乾又惊又喜:“是吗?学生前日还听说制科开考日期定了,但主考官的人选尚未落实,没想到竟是恩师您!”
狄仁杰含笑颔首,轻捋着稀疏花白的胡须道:“如今本官最想做的,就是这种提携后辈,为朝廷甄选人才的事情。我老啦,大周的社稷和百姓的福祉,今后还是要靠你们这些后生晚辈啊。”
宋乾喜出望外,大声感叹道:“太好了,这真是太好了!原来上回圣上召恩师您去上阳宫,谈的就是这件事啊!朝廷每年虽已设常科,但生徒或乡贡都要通过层层筛选,这个过程很难说十分公平,再到进士科考,百里取一,更是难于上青天,如此遴选出来的人才,好则好矣,却难满足我大周用人之需。故而圣上每每亲自召开制科,对天底下的读书人和有心报效朝廷的有志之士,确是个难得的机会。而今恩师又亲自出山主持今年的制举,这真是昌平盛世,天下读书人之幸啊!”
“好了,好了。”狄仁杰笑着摇头,“一个制科考试,引出你这么一大通感慨来。我说宋乾啊,别的暂且不提,这回你可要负责好好地去发掘几个可造之才出来,推荐给本次制举,你这个当初的状元郎,也到了该提拔后生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