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发问了:“姚崇,现在你都明白了吧。对国老的忠心朕不会有丝毫质疑,但假若朕准了国老的请命,是不是就会留下个大把柄,令世人可以据此诟病国老?”
姚崇深躬到地,道:“圣上所言极是。官员之间私相勾连是我朝大罪,上可达谋逆之罪株连九族,国老绝不能与这样的罪责牵连在一起。况且,假如陛下任命国老为钦差,查察军报所述之案情,鉴于国老与送发军报的袁从英之间渊源颇深,不仅难以服众,还会令天下官员从此无视串联之罪,乱了国法纲常,后果将不堪设想。”
狄仁杰的耳朵嗡嗡作响,理智让他明白姚崇的一片苦心,但汹涌的情感却令他难以自持,难道这一次自己还是不能保护好袁从英?早知如此,早知如此……狄仁杰想不下去了。
“那么姚尚书有什么更好的建议吗?”武则天问。
姚崇飞快地思考一番,郑重回禀:“陛下,从军报上看伊州和庭州的局势也已十分紧张,臣以为与其自洛阳派出钦差到伊州,倒不如还是就近任命合适人选,彻查瀚海军相关案情。同时,陛下仍可委派狄国老为陇右道安抚使,在战事略定之后沿陇右道招抚百姓,黜陟各州政务。”
“嗯,这倒是个好主意。”武则天连连点头,又问,“那么钦差的人选?”
姚崇看了眼狄仁杰,狠心道:“鄯州位于肃州以南吐蕃以东,诚乃近水楼台。臣以为现任鄯州刺史、高平郡王武重规可担此钦差一职。”
武则天微眯起眼睛,注视着狄仁杰问:“国老以为呢?”
“臣,附议。”
从观风殿沿着长廊走到上阳宫门口,昨日夜半被叫入宫,到现在已是明丽的清晨。长廊两侧繁花似锦,却无法吸引狄仁杰和姚崇的目光。狄仁杰步履匆匆,始终不肯和姚崇说上一个字。姚崇默默跟在他的身后,直到上阳宫门前,才鼓起勇气轻唤了一声:“狄国老,我……”
狄仁杰的身子晃了晃,没有回头,只淡淡地道了句:“姚尚书,老夫感激你。”姚崇呆立宫门前,看着沈槐将狄仁杰搀扶上马车,马车启动了。春阳娇艳,映在马车的亮铜车顶上,炫开点点光辉,落入姚崇的眼底,兵部尚书的眼圈红了。
大唐悬疑录:最后的狄仁杰4
人物表
狄仁杰 字怀英,唐代武周时期宰相。因政绩卓越,武则天称其为国老;因无案不破,百姓视其为神探。
袁从英 狄仁杰的卫队长,心思细腻,对狄仁杰忠心耿耿。后因故前往边关庭州,与朝中的狄仁杰一内一外,共同化解了一场场牵连甚广的阴谋诡局。
狄景晖 狄仁杰的第三子,自大自负,后因故流放庭州,有所改变,与袁从英一同协助狄仁杰。
韩 斌 袁从英救下的男童,对其极为依赖。曾经和哑哥哥相依为命多年,因此非常善于照顾人。
武则天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唐朝第六位皇帝,称帝期间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
沈 槐 在袁从英前往庭州后成为狄仁杰的卫队长,表面可靠忠诚,实则野心勃勃。
武重规 高平郡王,鄯州刺史,任陇右道钦差之职,负责彻查庭州间谍案。与狄仁杰有过嫌隙。
钱归南 庭州刺史,看似胆小怯懦,实则城府极深,伪装之下另有所图。
裴素云 河东闻喜裴氏后人,名相裴矩的重孙女儿,庭州萨满女巫。与袁从英有着非比寻常的情谊。
梅迎春 西突厥突骑施部的王子,性格豪爽,精通汉学,来到大周希望获取武皇的支持。
杨 霖 性格软弱,随波逐流,在一个神秘人的胁迫下来到长安,执行某个任务。
郁 蓉 狄仁杰年轻时相识的女子,二十五年前意外离世,蕙质兰心,却一生坎坷。初 捷
今天是五月初一。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庭州刺史兼瀚海军军使钱归南照例要登上庭州城楼,巡视城防要害,检阅庭州的防务情形。时值正午,火辣辣的太阳当头照着,城墙之上满插的旌旗垂挂肃然,并无一丝微风将它们如常荡起。钱归南不觉抬手撩起袍袖,拭一把满额的汗珠,喘着粗气抱怨:“今年的天气太过反常,才刚到五月就炎热至此。”
王迁浑身甲胄站在钱归南的身边,更是热得汗流浃背,他满脸通红地附和道:“谁说不是啊,况且咱庭州往年春季是最多雨的,今年却从冬到春没有下过一场像样的大雨,几条大河得不到蓄水,连周围的草场都旱得厉害,这样下去,一旦入夏恐怕旱情更甚啊。”
钱归南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此时他正和王迁站在庭州城的西城门楼之上,这座巍峨坚实的城楼高近十丈,厚达数尺,是环绕庭州城一圈十六座城楼中,位于正东、正西、正南和正北位置上四座最高大的城楼之一。因每年都适当修缮、保养得当,建于大隋年间的城楼看上去还是簇新的,在正午的艳阳之下熠熠生辉。青砖砌成的城墙牢固厚重,朝西的侧面设置箭窗,城墙顶端凹凸的雉堞次第排列。城楼重檐歇式的山顶上,楼脊无一装饰,只有仓乌的瓦片垒得整齐密实,反更显气概非凡。在所有西域边关的重镇之中,庭州城的城楼和城墙都算得上数一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