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悬疑录:最后的狄仁杰_作者:唐隐(461)

2020-12-28 唐隐

说话之人静待这阵压抑的喧哗平息,才又开口道:“使命已经下达,计划已经制定,现在就要诸位去着手实施了!”

众人齐齐匍匐在地,口诵:“我等定当奉行天神之意旨,唯使者之命是从,万死不辞!”

七月初一,洛阳全城张灯结彩,从皇城到北城门的通衢大道之上,净水洒街、仪仗林立,简直比逢年过节还要喜庆热闹上百倍。一大早,百姓们就扶老携幼汇集到了北城门的附近,因为林铮大将军所率领的十万大军和狄仁杰大人的安抚使队伍在凉州会合,一起自陇右道胜利班师回朝,今天皇帝要率领文武百官在此亲自迎接,这难得一见的盛况任谁都不肯错过啊。

从一大早起,圣驾就等候在了洛阳城北的徽安门城楼之上。每隔一刻钟,就有盛装的千牛卫士骑着快马来到城门之下,向上报告大军回朝的行进位置。时近正午,温度越升越高,阳光愈加耀眼,配合着人们心中益发高涨的激动和狂喜,逐步达到顶点。此刻,最后一名千牛卫飞马城下,翻身跪倒在地,亮起嗓门高喊:“启奏陛下,狄大人和林大将军的队伍已过洛水亭,马上就要到达徽安门外!”

武则天从龙椅上猛地站起身,手扶城墙向外张望。排列在她两旁的文武大臣们,也都按捺不住,拼命伸长了脖子。远远的官道尽头渐渐升腾起莽莽烟尘,大地开始有节奏地震颤,城楼之上的旌旗飒飒随之摆动,武则天脸上的喜气越来越浓,她已经能够清楚地看到,铠甲和兵刃反射的日光刺破烟尘,一支威武的大军正破雾而出!

平地响起连串军鼓,隆隆之声震耳欲聋。近了,近了!为首两匹高头大马,一左一右,正是此次陇右道得胜的行军大总管林铮大将军和安抚使内史狄仁杰。在他们的身后,是浩浩荡荡的十万大军!林铮和狄仁杰此刻已来到了徽安门下,二人翻身下马,一齐跪倒高呼:“臣狄仁杰、林铮率部回朝,向圣上复命献捷!”

城楼上没有回音,狄仁杰和林铮等待着,突然一个声音就在近前响起:“二位爱卿快快平身!”

二人一惊,抬头看时,武则天已经微笑着站在他们面前。

“谢陛下。”二人连忙起身,狄仁杰年迈之人,行动稍稍迟缓些,就觉得有人伸手来搀,他一扭头,却是太子李显笑容可掬的脸。

“太子殿下,这……”狄仁杰刚一开口即被武则天打断了:“狄爱卿,是朕让太子来搀你的。你辛苦了!”

李显也忙道:“是啊,国老,你辛苦了。”

内侍端上酒杯,武则天和李显与狄仁杰、林铮以及各位将领共饮三杯,祝贺此次陇右道来之不易的胜利。一时间鼓乐齐鸣,众军山呼万岁,百姓翘首欢腾,盛大热烈的气势如长虹贯日,令天地失色。

站在万军之前,武则天精神抖擞、意气风发,从圣历二年到三年来的病痛和晦气都一扫而光,她仿佛又回到了几年前自己称帝登基的时候。就是在那一天,她生平第一次戴起了头上这顶冕冠,穿上了这套上玄下朱的冕服,改元天授,以武周取代李唐天下,并且一直稳稳地把江山坐到了今天。

想到这里,武则天的整个身心都在澎湃的激情中沸腾起来,她情不自禁地抬高嗓音,高高扬起右手道:“今天,朕要宣布一个重要的决定。”

四下里顿时肃静,所有的人都全神贯注地倾听着,女皇威严的目光掠过面前的金甲卫士、文武重臣,也掠过远处的十万大军、升斗百姓,掠过整个大周的东南西北、辽阔疆域,她微笑了:“为庆贺本次陇右大捷,更祝周祚万岁,景福长存,朕决定,从即日起,改元久视,取长生久视之意。朕,并自去天册金轮大圣之号,大赦天下!”

短暂的沉默,文武大臣们还在咀嚼品味,太子李显率先高呼:“圣恩浩荡、泽被苍生!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臣们随即醒悟,一起纳头拜倒在地,万岁声声如排山倒海一般。狄仁杰也跟着再度跪倒,口称万岁,眼角竟有些微的湿润。

“国老啊。”狄仁杰抬头,武则天就站在他的面前,“起身说话。”

“谢陛下。”狄仁杰撑起膝盖,稳稳地站直身子。他的目光与女皇的目光交会,一瞬间两人都仿佛看到了对方的眼睛最深处。

武则天轻轻叹息:“国老啊,朕的身子爽利了,你却又苍老了许多。”

狄仁杰淡淡一笑:“陛下龙体安康乃是万民之福、社稷之幸。微臣这副残躯不值一提,只待为大周为陛下耗尽心血罢了。”

武则天佯嗔:“狄爱卿!朕要的久视,不仅仅是朕的长生久视,而且是天下万民的长生久视,当然也包括你的。你说这些话,难道是要扫朕的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