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京兆尹一下子有了主心骨,大声答应着跑了出去。
“恩师!”宋乾几乎坐不住了,心急火燎地道,“我们派出去找沈槐的人还没有头绪,怎么周靖媛小姐又失踪了呢?这连串的事情究竟是……”
狄仁杰抬一抬手:“别急,别急,越是这种时候越不能慌乱。宋乾啊,你想一想,这一切与老夫方才与你讲述的段沧海公公往事,有何联系呢?”
宋乾定了定神,努力思索着,突然眼睛一亮:“恩师,莫非周小姐的失踪也与‘生死簿’有关?”
狄仁杰没有回答,脑海中又浮现出今日午后在观风殿外,与段沧海关于“生死簿”的一番谈话。
据段沧海说,自三十多年前与周梁昆因宝毯结缘,他二人遂成相互信任扶助的莫逆之交。他们一起经历了从高宗到武皇的全部变迁,虽说都安然度过了腥风血雨的岁月,并各自升迁到了相当高位,但所见所闻也令两人胆战心惊,常常彻夜难眠。伴君如伴虎,何况他们现在伴的还是只喜怒无常的母老虎,真不知何时被厄运突袭,所有的荣华富贵便在瞬间土崩瓦解了。正在百般踌躇、千番思虑而无果时,段沧海得到了一件具备巨大力量、能决定许多人生死的东西。
“那东西是不是叫‘生死簿’?”听到这里,狄仁杰捻须微笑,仿佛漫不经心地问。
段沧海从容作答:“既然狄大人也觉得这个名字不错,那么就权且如此称呼吧。毕竟……这只是一个名称罢了。”
得到“生死簿”以后,段、周二人大喜过望,认为从此有了安身立命的保障,又因段沧海身居宫中多有不便,就决定由周梁昆负责保管它,只待万一大难临头之际,可凭借此物求得一线生机。
他们小心翼翼地将“生死簿”收藏了多年,始终风平浪静。但自圣历二年起,段沧海渐渐发现状况不对,周围有些人开始窃窃议论“生死簿”,大家对它的内容不甚了解,却又将它的威力传得神乎其神,甚至有人开始策划谋取“生死簿”的行动,包括本朝最有权势的种种力量也在蠢蠢欲动。段沧海十分慌张,连忙去质问周梁昆,怎么会走漏消息。但周梁昆抵死不承认,只推说是段沧海过度担忧、疑神疑鬼了,然而紧接着便发生了刘奕飞盗取鸿胪寺宝物的事件。段沧海眼看周梁昆捉襟见肘,再难自圆其说,终于逼迫他吐出了实情。
原来,实情就是,彼时周梁昆以鸿胪寺失宝之事盘问刘奕飞,刘奕飞却反过来要挟他,声称自己已知道“生死簿”就掌握在周梁昆的手中,假如周梁昆执意要追究盗宝案,他便要将此事捅出去,让那些觊觎“生死簿”的凶神恶煞全冲着周梁昆而来,到时候周梁昆必被穷追猛打,乃至死无葬身之地!
“竟然是这样……”狄仁杰思忖着问,“这老夫便不懂了,那刘奕飞又是如何得知‘生死簿’是由周大人藏匿着呢?”
段沧海道:“这一点周梁昆死活不肯说,因此老奴也不得而知。”
狄仁杰点头:“不过周大人最后还是决定铤而走险,于圣历二年腊月二十六日夜,亲自手刃刘奕飞,除去了这个祸患。”
“是的。”段沧海承认,“在凶案现场做出与‘生死簿’有关的假象,也是我们思之再三设下的障眼法,意图引入幽冥之说,使已经闹得沸沸扬扬的‘生死簿’事件更加扑朔迷离,让人捉摸不出背后的真相来。”
“可是刘奕飞既死,周梁昆大人不也还是未能摆脱被‘生死簿’索命的噩运?”狄府书房中,宋乾听到这里时,忍不住向狄仁杰发问,“我记得恩师曾说过,周梁昆在则天门楼下暴卒,应该与‘生死簿’有关系。”
狄仁杰微微颔首:“当时我也这样问段沧海,但他就不肯直接回答了。不过……虽然他不愿吐露再多,他惶恐的眼神却肯定了我的推测。很显然,段沧海心里也明白,刘奕飞的死并没有令他二人得到解脱,反而使他们陷入了更大的危机之中,‘生死簿’最终还夺去了周梁昆的性命!”
沉默片刻,狄仁杰又道:“宋乾,你有没有想过,段沧海为何把这些保守了多年的秘密,几乎无所保留地突然披露给老夫?”
宋乾浓眉深锁,迟疑着回答:“据学生想来,段公公应该是想请恩师帮忙查案吧?”
“嗯,周大人死得蹊跷惨烈,鸿胪寺真毯去向不明,这些无头案都需要时日查察,不过最令段沧海寝食难安的却不是这些……”顿了顿,狄仁杰布满血丝的双眼中锐光乍现,“他还是为了‘生死簿’!”
宋乾猛然醒悟,惊问道:“难道……周梁昆在临死前并未将‘生死簿’交托给段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