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多久?”秧苗小声道。
“如果不留学,83年7月就能毕业分配到工作。”梨花笑道。
“那如果留学呢?”秧苗反问。
“如果留学的话,就要再等几年。”梨花有些不确定。
这样啊,秧苗希望爸爸妈妈都不要留学。
只是,82年初,许程仁和阳语儿去了国外。
秧苗在家里知道这个消息时,难过了许久,连爸爸打跨洋电话过来也不接。
83年,梨花和蒋秋收去了国外,秧苗知道时把自己锁在了房间里不出去。
村里都是响彻云霄的炮仗,大家被闹得耳朵都要聋了,现在没有公社这说法了,周围几个村的人浩浩荡荡地举着点燃的炮仗来梨花村里庆祝,庆祝他们镇上第一个走出乡村走出国门的大学生。
“不不不,”梨花村的村长摆手,“现在可不叫大学生了,那叫研究生。”
众人开心地大笑,秧苗躲在房间里都能听到这些刺耳的笑声。
“秧苗呢?”有人好奇。
“别理她,她妈出国了这丫头还生气地踹门踹房子,真是白疼她了。”
“诶,这梨花不会出国了就不回来了吧?”
“呸呸呸,你怎么说话呢?”许老爹骂道。
“我听说国外特别好,洗个盘子赚得都比咱们城里的工人们要多,很多人出国了就不回来,宁愿在那当黑户。”
“我家梨花不是这样的人,她要是这样的人,我打断她的腿!”许老爹生气道。
“人家都在国外了,你怎么打断她的腿?”有人笑道。
秧苗趴在门框上偷听到了这些人的话,梨花妈妈和爸爸们说不定以后就不会回来了,因为国外的日子很好。
不,不会的,反正许程仁爸爸和阳语儿阿姨会回来,书中还说他们回国后创业。
可秧苗不确定她妈妈会不会回来,妈妈说很快就会接她去城里,可几年过去了,没有人把自己接到城里去,他们都去国外过好日子去了。
这样想着,秧苗越来越生气,她讨厌说话不算话的妈妈!讨厌那两个很少来乡下看自己的爸爸!
越来越不服管教的秧苗让许老爹和许老娘操碎了心。
83年年底,梨花他们过年回不来,当跨洋电话打过来时,许老娘推开许老爹第一个去接电话。
“喂,梨花,在外面怎么样?那些人有欺负你吗?”许老娘话一开口就差点哭出来。
许老爹在一旁干着急,跨洋电话多贵啊,这婆娘就知道说些废话。
“诶,诶,真的?真的?”许老娘惊讶个不停,把一旁的许老爹和其他村民们好奇得不行。
许老娘和许老爹斗智斗勇,牢牢占住电话不松手。
“诶,好,我会照顾自己的,你在那边要注意安全,啊,”许老娘说了几句又叹气道,“我知道你想和秧苗说话,可是秧苗不愿意来,我今天和你爹把她硬拽了过来,谁知道在路上一松手她又跑了。”
絮絮叨叨地说了许多,许老娘挂了电话。
“你怎么就不让我和梨花说几句?”许老爹来火气了,这婆娘忒自私,握住电话就不撒手。
许老娘不在乎,反正她和闺女说着了话,她赚到了。
从镇上走回家的许老娘和老伴分享着梨花的生活:“她和蒋秋收不在同一所学校,蒋秋收和许程仁阳语儿她们在另一座城市,梨花自己在另一座城市。”
“哎呀,你说点我不知道的。”许老爹着急。
“梨花的导师你知道是谁吗?就是郭伦文老先生的妻子。”许老娘笑呵呵道。本来她还很担心梨花和蒋秋收不在同一座城市会被欺负,现在可是放心多了。
“郭伦文是谁?”许老爹可不认识这号人物。
“咱们梨花不是每年都拿奖学金?那个奖学金全名就叫做郭伦文奖学金,人家是个爱国华侨。”
许老爹顿时阿弥陀佛地感谢老天爷:“在国外有认识的老乡,总算不孤单。”
“哪算什么老乡啊,说老乡都是咱们梨花高攀了。”
玄城师范那些拿过奖学金的每年都会给郭伦文老先生写信表示感谢,收到那么多学生的感谢信件里,郭伦文对梨花和许程仁印象深刻。因为这两个人的字迹潇洒飘逸,奇妙的是,两人字迹很是相像,就像是同一个人所写,所以那位老先生一直以为梨花和许程仁是一对夫妻,后来得知梨花和许程仁不是夫妻时,那脑洞大开的老先生还觉得可惜。
郭伦文老先生知道梨花出国后和妻子开车去机场接了她,本来梨花一边读书一边在一个华人餐馆洗盘子,后来因为郭伦文老先生的缘故,她导师推荐梨花去了学校的学生服务中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