缚龙茧_作者:80大学生(115)

2018-02-20 80大学生

  林小华正处在考研复习最紧张的阶段,几乎不回宿舍。李超在不上课的时候依然风雨无阻地去健身房守株待兔,满脑子想着邂逅一位有钱少妇,从此生活无忧。黄神志最是嚣张,决定放弃国内大学的文凭,申请去加拿大一所大学读书。上个月报了英语培训班,天天早出晚归赶去中南广场附近上课,准备考托福。这小子入学的原本目标是拿毕业证,所以前三年对于任何课程态度敷衍,最高追求不过考试六十分,多考一分都嫌浪费。俗话说:“取法乎上得乎中,取法乎中得乎下”,结果每逢期末总有两三科在五十几分徘徊,成为每次开学初期补考试场的常客。黄神志与任课老师搞关系的确有些手段,平时只要不逃课必然在下课间隙问老师两个问题,显示自己好学的态度,在老师面前混个脸熟。期末考试结束后明知道老师尚未改卷,提前打电话问成绩,以加深自己在老师心中的印象,致使他们阅卷的时候高抬贵手。不然不及格的科目更多。如果最终依旧挂科,补考之前他必然携带丰厚礼物以请教之名登门拜访老师,获取复习资料。补考试卷一方面本来简单,再加上拥有相似度极高的复习资料,轻松过关不在话下。

  已是初冬天气。虽然窗外的夕阳看起来瑰丽和煦,空气中透着寒气,真是一个卧床看书的好天气。《在细雨中呼喊》这部小说对于我来说有些艰涩难懂。小说是以一个小孩子的口吻叙述自己被家里抛弃、养父母一死一离、最后只身回家的苦难经历。全文由主人公很多不同时期的记忆碎片穿插拼凑而成。作者的叙事手法随心所欲、天马行空,在过去、现在和将来三个时间维度里自由穿行,我看得既心情沉重又晕头转向。但是余华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总会给人一种莫名的震撼,他的每一句话看起来平平淡淡,读起来又意味深长,在压抑沉闷之中往往夹杂着幽默,让人时喜时悲笑中带泪,欲罢不能。

  正处在伤感无助的意境当中,手机铃声把我的思绪从小说的世界拉回现实。我从枕边拿起手机查看,明亮的屏幕当中闪烁着“兰茜来电”四字。

  兰茜?对了,是那晚“秦淮河畔”夜总会的公主。她找我有什么事?不知道她现在怎么样了?辞掉了夜总会的工作?难道遇到了什么困难?

  在我按下接听键,把话筒贴近耳边的瞬间,脑子里闪过好几个念头。

  我“喂”了一声,等待对方说话。

  一个微弱的女孩声音传过来:“请问是陆皓宇吗?”

  我依稀能够辨出这是兰茜的声音,但是不明白她今天话音为何如此低沉。

  我说是啊,你是谁?

  女孩悠悠地说:“我叫兰茜,还记得我吗。”

  我故意停顿了一下,装着回忆,然后恍然大悟说:“哦,我想起来了,我记得,我们在‘秦淮河畔’见过面。”

  女孩带着哭腔说:“谢谢你,想不到你还记得我,我以为这世上不会有人记得我。”

  我一听觉得不对劲,到底发生什么事了,怎么还没说上三句话就哭出来了。

  我说:“你怎么啦,还好吗,现在——在哪里工作?”

  我这么一问,她似乎再也控制不住,哽咽道:“陆皓宇,你能过来跟我见一面吗,我知道自己这个要求很过分,你跟我也没什么关系——我想离开这个世界——就想在离开之前找个朋友见一面——”

  我脑子“翁”的一下有点蒙。想轻生?才过去两个月的时间,怎么会这样?那时她不是说等一个星期拿了工资就辞职吗,后来发生了什么事?难道——还是被人侮辱了?

  我猛然掀开被子,单手扶着床头从铁梯上溜下来。我急道:“你听我说,你千万别做傻事,我现在就过去找你,天大的事等我到了再说,你现在在什么地方。”

  啼笑皆非

  她说:“我在图书城前面的天桥上。”

  我随手抓起两件衣服穿上,也顾不上刷牙洗脸,带上宿舍门就下楼。一路猛踩单车到校门口,拦了一辆的士去图书城。

  出租车上,我禁不住胡思乱想,她不会真的干傻事吧,千万要等我到啊,不管发生什么事,我一定会帮你,我愿意把你揽在怀里保护你,不让任何人欺负。我为什么这么在意她,我们不过见过一次面,说了几句话。我除了知道她的名字,对她的性格和经历一无所知,客观的说,我们就是芸芸众生当中两个根本无关的人。然而,我对她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感情,她如果快乐,我无牵无挂,一旦得知她伤心无助,我就如同着了魔一样想去陪着她呵护她,甚至为了她愿意面对任何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