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地点在大厦二十六楼。我乘电梯到二十五楼出来,对着电梯锃光瓦亮的不锈钢门整理了一下衣冠和发型,深呼吸几下,待紧张的心情稍稍平复,缓步从安全楼梯上楼。
面试采取的是会议讨论的形式。三个面试官,四个应聘者,在一圈环形的会议桌前对视而坐。面试官中一个副总,一个人事部经理,一个财务部经理。面试开始。第一个环节是我们四人轮流自我介绍。虽然并没有规定内容,但是众人所讲的不外乎如下三个部分:先自报家门,就读于哪所学校什么专业,然后举出各种或真或假的事例来论证自己在大学的四年有多牛逼,最后告诉面试官自己才是这份工作最佳人选。从那三人的表述当中,我才明白自己今天的处境,用八个字可以形容——龙潭虎穴,九死一生。首先从学校上说,三个人当中居然两个科大,一个九大,名声在九通市乃至全国都是响当当的。其次从学习成绩上说,他们有的每年考试平均分超过85,有的拿过国家奖学金,有的英语过了六级。甚至于其中一人还爆出自己当年高考分数高达617的陈年旧事。看着他们一个个侃侃而谈,两眼放光,脸上绽放着越来越浓郁的骄傲和自豪,饶是平时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我都觉得脑门一阵阵发凉,腿肚子不由自主地打颤。
不知道这家公司的人事部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把我们四人安排在一组面试。是觉得本人超群脱俗在任何人面前都毫不逊色,还是借此机会考察我临危不乱、以弱敌强、出奇制胜的应变能力,或者只是因为面试只有在一群人衬托另一群人的形式下才能充分发挥优胜劣汰的效果。
幸亏我坐在四人的最右边。自我介绍从最左边的学生开始,我因此获得了短暂的喘息之机。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一边听他们讲述一边在心里思考对策。很明显硬拼只有死路一条,如果跟人家比学校比学习比考试是以己之短攻人之长,必败无疑。这三人的自我介绍虽然一个比一个华丽,但是也有一个致命弱点,就是学习优势不能完全代表工作优势。高考成绩六百多分只能说明你四年前很牛逼,跟现在的工作岗位没有一毛钱关系。要这么说,我小学的时候还得过市奥数竞赛二等奖呢。所以当轮到我作自我陈述的时候,我尽量避开考试成绩,重点吹嘘自己对于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对于热点问题异于常人的理解以及坚韧不拔的意志力。
第二个环节是问答。坐在左首的人事部经理问道,领导急需一份分析报告作为第二天一个重要会议的资料,但是你却觉得身体不适,你是选择做完报告第二天再去看医生还是先去看医生却有可能不能及时提交报告。大家略一沉吟,便抢着阐述自己的看法,言语措辞虽然不同,观点基本一致,都认为既然分析报告是重要资料又急需,为了不耽误领导的工作,应该做完报告再看医生。
其实我心里也在盘算对方期望得到的答案,这个问题是不是在说公司利益与个人利益孰轻孰重。如果果真如此,无疑第一种选择更佳。但是这一轮又是我最后一个发言,倘若四人观点千篇一律,哪里分得出高下良莠,到头来还是看出身,形势明显对我不利。想到此节,我决定剑走偏锋冒险一试,道:“我对于三位同学的意见不敢苟同,我认为应该看医生要紧,报告延后。”
人事部经理饶有兴趣地追问:“哦?说一下你的理由。”
我看见他鼓励的眼神,底气一下子增加许多,挺了挺腰杆,接着说:“原因有三。第一,工作讲究的是团队合作,互帮互助,倘若有人身体不适,又有紧急任务,可不可以请同事暂时帮忙,既不误工作也不误看病。其次,带病坚持工作虽然是一种兢兢业业克己奉公的精神,但是这种做法也给企业带来巨大风险,身体不适,原因不明,事情可大可小,但是不管怎样早一刻治疗总是最有利的,万一因为延误时间而导致病情转重,最后承担责任的还不是公司?最后,从长远来看,只有员工的健康才是公司运作的长期保障,我觉得一个公司是一个集体,没有必要因小失大。”
三个面试官没料到我一下子连珠炮似的说这么多,三个愣了一会儿,想不出什么反驳的言语。于是财务部经理接着提问。这一次我第一个发言,但是回答的思路还是坚持“标新立异出奇制胜”的方针,我当时已经完全将成败置之度外,放手一搏,不成功便成仁,脑袋掉了碗大个疤。其实,在当时的环境当中,我也没有第二条路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