缚龙茧_作者:80大学生(97)

2018-02-20 80大学生

  火辣校园(下)

  食堂是所有学生既爱又恨的地方。爱是不言而喻的,食堂是我们除了宿舍和教室之外光顾次数最多逗留时间最长的地方。在我们饥肠辘辘的时候它能够给我们提供食物,解决我们最基本的生理需求。我们只有在吃饱喝足之后才有精力思考其他的人生问题,比如说求知欲,比如说□□。所以,每天中午或者傍晚最后一节课结束,成千上万的学生像三峡泄洪一样从教学楼里喷涌而出,很快汇成几股滚滚人潮,争先恐后地奔向各处食堂,场面雄伟壮观。挤进去之后立即加入千人占座活动,大批人奔走穿梭在餐桌之间,见到空座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身上摸出一件东西占住,气氛紧张热烈。用来占座的东西五花八门,有书、包、笔、作业本、草稿纸、衣服、水杯、钥匙、纸巾等等,不胜枚举。这些物品能在芸芸众生当中脱颖而出,成为占座的上佳之选并非偶然。它们都同时具备三个必要条件,一是能随身携带,二是方便拿出来,三是有价值但是价值不高。不能同时具备这三个特点的物品,则必然无法跻身占座神器的行列。比如说我没见过有人抱着枕头或者举着哑铃去占座,这类东西过于笨重,基本上还没等你跑到食堂就累瘫了。再比如说内衣内裤,尽管天天寸步不离身,但是想拿出来相当费劲。去卫生间脱,等你出来座位早就被抢一空;在座位旁边脱,你可能立即被专车送往警局拘留所或者医院精神科。第三,我在学校的四年时间从未见过也未听闻有人用手机或者钱包占座。这一点从侧面证明本校招生还是坚持了择优录取的原则,并非传闻的饥不择食,至少笨到那种程度的考生全被拒之门外。

  恨自然是因为食堂的饭菜。食堂的饭菜跟“可口”“美味”之类的形容词从来八竿子打不着,充其量就是能暂时填饱肚子,延续用餐者的生命。学生在食堂吃饭绝非为了品尝饭菜的香甜,只是为了履行对自己的一种义务和责任。因为一日三餐不吃就饿,去校门口炒菜非常不便,准备回宿舍泡面,又想起来昨天痔疮复发,真是一顿饭难倒英雄汉。所以他们每天下课后按部就班地奔食堂,占座,打饭,吞咽,走人。他们把食物送进肚子的速度完全无法用“吃”来形容,说“风卷残云”毫不夸张。一份两荤一素六两米饭的午餐最快四分钟搞定,颗粒不剩,基本上等于找个垃圾桶倒掉的时间。由于吃饭速度过快,态度又敷衍,以至于有的人刚从食堂回到宿舍就到处问人:你跟我说实话,我刚才吃了没有?

  食堂饭菜难吃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食堂大师傅几年如一日地炒菜做饭只是为了挣钱养家糊口,没有树立把人间美味带给消费者的理想,基本上就是敷衍学生,把菜炒熟了事,根本不会考虑色香味的问题。另外一个是偷工减料。比如说青椒炒肉、番茄炒蛋、土豆焖鸡块、洋葱牛肉、红烧大肠等等,摆在窗口里面的时候肉丝鸡块装满了大铁盘子,但是等你刷卡打一勺出来,瞬间满眼尽是青椒番茄土豆洋葱,翻来找去也不见半点肉、蛋、鸡、牛和大肠的踪影。还有酸菜鱼、水煮鱼、萝卜羊肉汤,从那口热气腾腾的大锅里面捞上来的永远只有酸菜和豆芽。每个窗口的大师傅都练就了一手一勺下去专挑配菜不动主菜的功夫。有些技艺更高,打在勺子里的还是青椒肉丝各半,正当你暗自高兴的时候,只见他手臂一阵颤抖,肉丝就像着了魔一样纷纷跌落,青椒却岿然不动。还没等你反应过来,他右手一翻,就把一份纯炒青椒全数倾进你的餐盘,然后左手挥舞如风在打卡机上乱按一通,饭卡立即减少三块五毛钱。这时候你才大呼上当受骗,但是米已成炊,钱货两清,你只有忍气吞声找个角落把那份高价买回来的青椒吃掉,别无他法。他们用这样的手法打菜,结果大铁盘里面青椒越来越少,反倒衬托出肉丝越来越多,于是更多的学生被这种假象所蒙骗,结局当然是垂涎而来愤懑而去。晚来的学生以为自己可以捡便宜,前面的学生把青椒、土豆都打完了,不就只剩肉丝和鸡块吗。正当他们端着盘子兴高采烈地准备点一份鸡块或者牛肉的时候,过来几个端着饭盒的大师傅。打菜的师傅勺子一抖,把鸡块和牛肉尽数倒入自己同事的饭盒,直到他们因为嫌多而不停说够了够了才停手。然后他转过头来问学生要什么菜,学生看着盘中剩下的一点土豆和洋葱立刻作鸟兽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