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大佬_作者:二蛇(564)

2021-01-06 二蛇

拿下春晚后,腾讯那是非常重视,极力要搞好这次的合作,不求能够超越微信,但效果起码不能太差,否则就亏大了。

如今,移动支付领域,微信支付占据了54%的市场份额 支付宝占据32%的市场份额,Q信支付的市场份额大概在10%左右 剩下的4%则由剩下的支付软件瓜分。

而理财产品 同样是微信一家独大 零钱通的用户已经达到三千万以上,总金额更是高达千亿,成为理财产品中的独角兽,没有哪一家能与之相提并论。

排在第二的余额宝,用户也有几百万 总金额也达到了百亿级,也算是非常牛逼了。

至于财付通、活期宝等等 那都是十亿以下的规模,不值一提。

……

在成功入股海底捞与周黑鸭后,柳下辉并没有停下打造老柳系餐饮的脚步 他要全面制霸国内的餐饮市场 准备入侵餐饮的各个分类 成为每个分类领域里的餐饮大佬。

这一次,他看中了餐饮市场中份额不低的一个分类,这个分类就两个字——米粉!

俗话说“北面南粉” 如果说北方是面食的天下,那么南方就是米粉的天下。

说起米粉 在我国有两个嗦粉圣地 一个是桂省,另一个就是桂省的邻居湘省,这两省的米粉流派众多,知名度也极高。

湘省米粉中名声在外的有常德津市牛肉粉、长沙米粉、郴州鱼粉等。

而相比起循规蹈矩的湘省,桂省的米粉显然更有特色,知名度也更高。

比如已经在全国泛滥成灾的桂林米粉,火遍全国的柳州螺蛳粉,以及比较低调但能跟前两者相提并论的南宁老友粉,这是桂省赫赫有名的三大粉。

除此之外,还有玉林牛腩粉、宾阳酸粉、百色羊肉粉在圈子里都有各自的拥趸。

然而,这些都只是知名度相对来说比较高的,还有更多名气虽然不大,但味道极佳的米粉没有计算在内。

不过,最可惜的就是,桂省的米粉名气虽大,但质量却参差不齐。

比如说桂林米粉,它的名气就特别的大,即使出了桂省,桂林米粉的店面也随处可见,它们通常散落在那些地段并不怎么好的街道上,空间狭窄,桌椅紧凑。

往来的食客也行色匆匆,一副不会久留的架势,吸溜几口就解决掉一碗粉,再喝几口汤,一顿便捷、实惠的午餐就解决了。

桂林米粉实惠,但鲜少有人认为桂林米粉是值得仔细品尝、认真对待的美食,这说实话多少有点委屈了它。主要是北上的桂林米粉,从经典做法到吃法,都与原产地有着明显的差异。

即使你吃过不少桂林米粉,也不一定意味着你见识过真正的桂林米粉。

比如在很多人尤其是外省人的眼里,桂林米粉=汤粉,这显然是一个莫名其妙的错误。

其实正宗的桂林米粉的吃法是“干拌”,即拌粉不下汤,拿到粉就加汤这是外行吃法。等吃完了或吃得剩少许粉再舀一勺骨头汤喝,舒坦。

还有,桂林米粉中最经典的是卤菜粉,而不是如今大城市里流行的汤粉。

所谓卤菜粉,就是将鲜粉在沸水中冒热盛碗,然后店家在粉上辅以锅烧、卤牛肉等“卤菜”,淋上卤水、香油。食客再根据口味自行加入酸笋、炸黄豆、油炸花生、酸豆角、葱花、香菜、剁辣椒等配料,也有人不放酸笋和酸豆角。

据说传统的卤菜粉在食用时,是不放酸的,因为“卤水味不够,就用酸来凑”。

卤水,才是桂林米粉的魂。

虽然新鲜米粉有米香和微微发酵的味道,但仍需卤水提味。所以米粉好吃与否,关键在卤水配方。

大体上,桂林卤水的制作方式是先在锅中掺入清水,然后加入花椒、八角、桂皮、草果、丁香、陈皮、槟榔、甘草、罗汉果等香料和作料,先用武火烧开,后用文火熬制约若干小时,最后滤去料渣,即得卤水原汁。

此外,熬煮的过程中通常还会加入牛肉、牛骨、猪肉、猪骨等。有的店家为了给卤水赋予令食客唇齿生香的个性,还会加入蛇和黄鳝。

每家店的卤水配方都不尽相同,其中细致到各配料的多寡、比例,火候的大小,熬制时间的长短等各方面都有讲究。

好的卤水,不应太咸,不应泛苦,有香料和作料的回甘和清香。浇在米粉上的卤水,分量要不多不少,吃完后碗里不能汤汤水水,据说行家称这为“卤水挂壁”。

出了桂省,最能鉴定一家桂林米粉馆子正宗不正宗的,就是“锅烧肉”。

锅烧肉是将肉煮熟或卤熟后,再用油炸制而成。

锅烧肉的原料一般选用猪头肉(最好是下巴肉),洗净煮熟后再捞起晾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