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根儿不必再讨论,肖明成已经迫不及待骑马相向而去,隔着几丈远就听那车夫不大确定地喊道:“来的可是四弟?”
一句带着乡音的询问瞬间击中肖明成,他就像个在外游荡的浪子,猛然被戳中了心中最柔软的一处,属于过去的、属于家乡的那些尘封的记忆骤然被无形的狂风卷起,在他脑海中疯狂汹涌。
“大哥?大哥是你吗?!”肖明成的声音微微颤抖,骑在马背上盯着那个黑壮的中年汉子看个不停,一时有些不大敢认。
十三年,足足十三年,他离家实在太久了,久到一个牙牙学语的孩童足以长成少年郎,成年人也会因岁月磋磨模样大变。
来人也盯着他看了许久,一双眼睛慢慢睁大,然后忽然跳下马车,满面泪痕朝他快步跑过来,“四弟啊!”
他因为跑得太急太快差点摔倒,猛地一个趔趄好似唤回一点神智,赶紧又掉头朝马车跑,口中大喊道:“爹,娘,是四弟,是老四来接咱们啦!”
早有随行的衙役掀开车帘,将里面的女眷和两位老人扶出来。
就见两个白发苍苍的老夫妻相互搀扶着走下马车,眯着稍显浑浊的老眼直直盯着肖明成看了又看,不大确定地上前几步,颤声问道:“你是,老四?”
肖明成看着面前两位老人,记忆中满头乌发的挺直身板渐渐重合,忍了许久的眼泪刷地就掉下来了。
他的爹娘,老了。
肖明成撩起外袍,猛地在地上跪下,哽咽道:“不孝儿给爹娘磕头了!”
肖老爹和妻子也跟着掉了泪,老太太直接踉跄着扑过来,拉着看了又看,然后将跪着的儿子死死搂在怀里使劲揉,一遍遍摩挲着他的脑袋和脊背,老泪纵横,“儿啊,儿啊!”
作者有话要说: 不知不觉都一百多章啦!我可真了不起哈哈哈哈哈!陪我走到现在的大家也很了不起!鼓掌!
PS,大概12月20日之前就会开《隔壁的小书生》,超级温暖可爱的,这个冬天大家跟我一起屯粮养膘磕糖呀!会采用比较特别的讲述方式,感兴趣的可以提前预收下呀。在存稿啦。这本还是按照原定节奏慢慢写,所以到时候可能会有一段时间的……双开,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肖明成和爹娘泪洒当场, 其他人也跟着眼眶泛红,三人抱头痛哭了许久才止住。
略略收敛情绪后,肖明成又红着眼眶朝兄嫂一揖到地, “这些年辛苦大哥大嫂了!”
肖家子女多, 各自成亲后便陆续分了出去, 但是彼此离得都不远。平时二老就跟着长子一家过活, 照应最多的自然是他们。
一别十三年,大哥肖明杰和大嫂瑞香对这个记忆中的弟弟也多了几分陌生, 又见他气度非凡,饶是一身家常便服也难掩通身气派, 不觉自惭形秽。
此时见他行了大礼, 都慌得了不得,忙手忙脚乱上前去扶,“使不得使不得……要不是你时常送回钱去, 又有面子在,家里哪儿能过得这样舒坦?”
“是呀, 四弟如今都是大官了,怎好这样, 我们实在受不起!”
赡养老人又岂是一个简单的“钱”字说得清的?肖明成执意要把礼行完,那边两人却又不敢承受, 两下顿时僵持起来。
虽然心疼有家不得回的四子,但肖老夫妇却是难得的一碗水端平的公正人,当即道:“你们受得起!且叫他做完,不然只怕心里也不安生。”
四子有出息他们自然欣慰, 但其余的孩子安分守己勤勤恳恳,在他们当爹娘的眼中也不差。总不能看见好的,就冷落了其他人的心肠。
老太太特意拉着肖明成道:“这些年你大哥大嫂很是尽心, 之前谨儿家去,也是他们尽力照顾。一路上又辛苦照看我们这两个老不死的,唉,说来真是老了,不中用了,中间还病了一回,又叫他们忙前忙后求医问药的……”
如今肖老太太虽然也因为儿子的缘故封了诰命,但整体作风还是非常朴实,又听多了戏文生怕有人安插人手使坏,故而平时除了笨重活计之外,家里精细活儿也不雇佣仆人,这趟出门也不例外。
不光肖明成,就连度蓝桦也听得肃然起敬,跟着行了个礼,倒叫肖明杰夫妇越发惶恐起来。
谢过兄嫂之后,肖明成的情绪也略略平复,这才顾得上相互介绍。
“这位就是,”老两口看着气场丝毫不输四子的度蓝桦,话都说到一半了还迟疑了下,“是度夫人吧?”
知道的是夫妻俩,不知道的,指不定要以为并肩站着的俩官儿呢!
人的名树的影,度蓝桦的名头真的太大了,肖家上下对她的了解全都来源于外界传说。而传说这种东西,本身在人传人的过程中就会不断进行发酵……再加上近几年度家商号强势崛起,肖家人对这个未曾谋面的儿媳妇的感觉与其说是亲近,倒更像是敬重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