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不对着企划案读了。”
龙澎湃举起教鞭,顺着村公路从村口划到村尾,再点出几条大岔路:“第一项,修建村公路。主道从村口起到半山村止,后冲和西坑村岔道从下村分出,到两村为止。”
“不管主道还是岔道,都按照标准双车道沥青铺设,这里涉及到复杂的征地问题,需要大力解决。”
看着众人眉头皱起,龙澎湃微微一笑:“不用太烦恼。在我的规划中,种植、民宿、作坊、连锁店、游览点、村子安保等都需要不少人员。凡是涉及到征地的家庭,除了补偿按最高标准支付外,只要有能劳动的人口,优先安排就业和优质岗位。我想他们不会太抗拒的。”
姚瑶他们的眉头一下子舒展开来。他们刚刚大概翻过了企划案,按照龙澎湃在里面的保守评估,几个行业起码能提供超过五百个就业岗位,而且薪水能比照市一级同行。
这绝对是村民们无法拒绝的诱惑。
不配合征地,道路最多绕个弯,那个家庭却失去大树荫凉。
不用太长远来看,只是计算五年内的收益,就已经能明白得不偿失。
何况,因为绕道,还会招致其他因此不被征地家庭的仇恨。
脑子进水才会不配合。解决掉这个问题,龙澎湃在村口牌坊两边和对面加油站旁圈了一下:“这三个地方建停车场。村口两边是小的,对面是大的,规划五百个小车位和一千个摩托车位。”
莫北山像个小学生一样举起手,看到龙澎湃点头才说道:“我们不是修了大公路吗,为什么还要建停车场?”
李妙平他们也是不解,看着龙澎湃等待答案。
“村公路一个是给村民方便,一个是美化环境的一部分。”
龙澎湃指着村口说道:“外来车子大量进村,我们就必须在村内修建停车场,而且数量需要更多。执行难度和成本更大,对环境也不友好。”
“那游客怎么进村呢?”这回轮到张欢梅问了。
“电动车。”
龙澎湃说道:“多座位开放式电动车,不停来回接送游客,一般可以停路边。大概需要十五到二十辆就能满足需求,不堵路,无污染。”
众人这才醒悟,同声赞叹这个方案完美。
杨田村可说是没有冬天的,冷天也不会有多大影响,何况到时候肯定有防护方案。
龙澎湃又在三条村公路岔口处圈了一下:“这里建个环形岛,同时尽量扩大面积,除了建立集体商铺外,也作为村的第二个活动中心。”
“第一个等会讲。”
龙澎湃截断众人疑虑,指着三条道路继续说:“三条村道,主道两边全部种上柳树,岔道种杏树。别跟我说柳树不吉祥什么的,所有柳树长成后,必然成为村的标志风景线之一,估计很多人都会乐意漫步柳荫进村。”
想象了一下,众人都点头赞同。秋冬季柳树是萧瑟没错,但进到岔道就能看到满地金黄的杏叶,也是个先抑后扬让人印象深刻的好构思。
“修建道路的同时,全村排查旧房危房,除了部分作为历史背景板保留外,其余全部拆除,美化整村环境。”
这点众人也没意见,不管是出于安全考虑还是出于美化考虑,拆除都是最好的办法。
至于困难,比照之前的解决方法就是。
“还有网络、水电改造同时进行。”龙澎湃看向杨宏良:“杨村长,你同时也是村经济负责人,这几个方面也要辛苦你和相关部门协调。还有公共洗手间、全村排污系统也不能落下。”
“没问题。”杨宏良点头答应。网络和水电改造要求和线路企划书里已经说得很详细,拿着去和各部门谈就是。
“修路、危旧房改造、水电改造、排污系统,还有接下来要说的紫藤花种植都作为单列项目,分别申请扶贫贷款,能申请到多少是多少。申请书就辛苦姚支书来做了。”
“好!”姚瑶看向张欢梅,做预算还得她来配合。
张欢梅也点头答应,眼镜片后面的双眼满是兴奋。
梁校长也是激动,和方耀华交头接耳几句,主动请缨抽调几个老师配合姚瑶做调研工作,争取尽快把申请书做出来。
对此,龙澎湃和众人当然是乐见其成。
“现在说我们这次规划的核心,紫藤花。”
龙澎湃又在村口停车场后面村公路两边画了个大圈:“我的要求是,村口进来起码一公里内,规划为紫藤花种植基地。从紫藤花苗圃、花茶和食品药材原料园,到游客游览园区、自助采摘园区全部包括在内。”
“这一块面积比较大,采取的方式是村委征地,然后出租给紫藤花开文化传播公司,收入同样作为集体收入,成为村民分红来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