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平心想这东西放在学校,可以当个门面,也没有强求了。
林立听着自己在学校录好的《三年二班》歌曲里的声音,知道这首歌光是录制了这些声音还不行,还得把伴奏给弄好。
林立的优势在于原创,但这也有劣势,就是没有伴奏带。
虽然之前林立的歌有一些伴奏很轻,用不用伴奏其实没多大关系,但之后的比赛,会比较激烈,伴奏还是有很大的影响的。
比如这首《三年二班》,里面是有很多伴奏里的和声需要提前录制好的,没了和声里的声音,这首歌也会没有韵味的。
所以林立觉得是时候把自己歌曲的编曲伴奏给弄好了。
只是……怎么弄呢?
林立如今有了初步的乐理知识,可以基本说出自己脑中伴奏的样子,但他并没有录制伴奏的能力,更没有器材。
只能找人了。
林立想了想,这种事,只有找江达了。
打了江达电话,把这事和他说了。
“我知道苏城有一个业内都挺有名的录音棚,今天挺晚了,我明天带你过去。”
“好的。”
江达都这么说,林立自然放心,反正明晚才去芒果台,一整个白天应该没问题。
第二天一早,江达就出现在了林立家门口,两人一起吃了早饭,江达就开车带着林立去了苏城东边的一处小镇。
小镇上像是被苏城高速发展遗忘似的,没有高楼大厦,没有大型商场,甚至车辆都没有那么多。
苏城作为国内新一线城市,像这里这么冷清的小镇还真不多了。
但这里的宁静,是苏城别处没有的。
要不是江达再三确定就是这里,林立都觉得他带自己走错路了。
到了一家格外幽静的小别墅外,江达按了门铃两下,就安心等了起来。
过了很久,别墅大门打开,出来了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男子,他神情戒备。
“你找谁?”
男子的声音很低沉,也有些不欢迎的样子。
“那个……您是王拓王叔叔吧?”江达问。
王拓扫了两人一眼,问:“你是谁?”
“您还记得大明湖边的江浩波吗?”江达问。
王拓一愣,打量了江达许久,问:“你是他儿子?”
“是呀,长得比我爸帅点,但还是有点像的吧。”
王拓打开门,说:“不要脸的劲挺像的。”
王拓说完,走了进去,说:“进来别忘了关门。”
江达拉着林立进了别墅,这别墅院子里满是花草,倒是挺符合王拓这种人的风格的。
“你们来,不会是为了探望我这个糟老头吧?”进了客厅,王拓问。
“不瞒您说,我们想在您这录几首歌……不知道行不行?”江达小心翼翼地问。
王拓早就识破了他们的意图,说:“就知道是为了这事,知道我这的规矩吧?”
“啊,不知道……您说。”
王拓摸了摸自己嘴角的胡渣子,说:“我这录音棚,一天,十万块,设备我可以帮你调,一下午也按一天算。”
林立一惊,道:“这么贵?”
江达拦下林立,笑道:“没问题,有叔您给把关再多也值的。”
王拓笑了笑,说:“算你小子有点见识,那来吧。”
说着,王拓带着两人去了地下室。地下室并不大,隔了两间,里面是录音棚,外面是辅助设备,设备倒是很齐全,各类乐器也都有。
“录什么歌?”王拓问。
林立把昨晚就写好的乐谱送上,说:“这两首。”
林立今天准备录的,就是《三年二班》和《像我这样的少年》的伴奏。
王拓拿起纸张看了一眼,这首是《像我这样的少年》。
“这歌……你写的?”王拓狐疑地看向林立。
“恩。”
王拓笑了笑,说:“曲还行,词挺有意思,好,费用给你五折。”
说完王拓翻看了下一页,《三年二班》的伴奏。
看到这首歌的曲谱,王拓脸上的笑容渐渐收敛了,然后他双手有节奏地打起了节拍,喉咙里模糊不清地哼唱了起来。
然而他竟然唱得磕磕绊绊的。
王拓哼了一遍,说:“这歌……也是你写的?”
林立点了点头。
王拓又看了看《三年二班》的曲谱,说:“那个……你能唱一下这歌吗?”
《三年二班》不难唱,但这种风格的歌曲,在这个世界还真没有,而且这首歌的节奏也和这个世界的歌曲有很大的不同,所以王拓才会对这首歌这么好奇。
因为连他也唱不出这首歌的味道,但他又明显能感觉出来,这是一首好歌。
林立于是哼唱了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