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到这里,那纸团已经仿佛是个累极的人躺在床上伸懒腰了,撑足了杯子。
接触久了,不免展露无遗。
我又想到华夏人向来奉守的儒家中庸和谦虚之道。
作为一个华夏人,很不幸得先学会谦虚。
一个人起先再狂傲,也要慢慢变谦虚。
钱北海起初够傲,可怜了他的导师吴宓、叶公超,被贬成“太笨”和“太懒”。可惜后来不见有惟我独尊的傲语,也算是被水浸透了。
李襄尚好,庆国皇帝磨不平他,他对他看不顺眼的一一戮杀,对亲朋好友也照戮不误,说要想找个崇敬的人,他就照照镜子,但华夏又能出几个这类为文为人都在二十四品之外的叛才?
………………
这一大段,原本里面的钱钟书、李敖他也不知道是谁,不过这个世界也自然有狂人,林立就用了他们来代替了。
林立越写越顺,写的快了起来,字迹也更飘逸。
【林立之字,很见功底,洒脱灵动,字如其人。】
【字字珠玑,引人深思!】
【写的很妙,读之起来,精神倍爽!】
【你们够了,要我来说!】
………………
直播里的网友们都开始了四字点评,读起来,很是搞笑。
林立写完这些,甩了甩手,继续写道:
华夏看不起说大话的人。而在我看来大话并无甚,好比古代妇女缠惯了小脚,碰上正常的脚就称“大脚”;中国人说惯了“小话”,碰上正常的话,理所当然就叫“大话”了。
敢说大话的人得不到好下场,吓得后人从不说大话变成不说话。
………………
林立深吸了口气,看了看讲台上的杯子,又看了看旁边的章成和汤俊两人。
这两人此时紧紧依偎在一起,脸色十分精彩。
林立笑了笑,又写了起来:
写到这里,布已经吸水吸得欲坠了。
于是涉及到了过分浸在社会里的结果——犯罪。米国的犯罪率雄踞世界首位,我也读过大量批评、赞扬米国的书,对米国印象不佳;但有一点值得肯定,一个米国孩子再有钱,他也不能被允许进播放黄带的影院。
…………
【我勒个去,林立牛掰!】
【哈哈哈哈,最后一句,无言以对!】
【反思社会,值得鼓励!】
…………
林立看着自己写了这么多字,长吁了口气,重重地写下了最后一句:
写到这里,猛然发现布已经沉到杯底了。
现场和直播的所有人看到最后这一句,仿佛自己的心也一下子沉底了。
大家都看向讲台上的杯子,那里面的纸此时也正好沉入杯底……只用了四十分钟,林立就把一篇《杯中窥人》完整地写好了。
所有人不由地再一次完整地看了一遍,再完整地看了一遍,依旧被林立这篇现场作文震撼到了,所有人的目光里全都是佩服和赞扬。
若非亲眼所见,他们是不会相信这是个十七岁少年写出的文章。
老辣如此,犀利如此!
人生本来洁白无瑕,就像是章成那抽出的那张白纸一样。
但一投入到社会这杯水之中,就会被社会这杯“脏水”所沾染、侵蚀,逐渐失去它的本色,直到完全堕入到这个社会之中而无法自拔。
林立将白纸在水杯里从浸泡到沉降的物理过程,演化成一个人从出生到被社会侵染甚至是腐蚀的过程,实在太精彩了!
“满分!我给满分!”
苏城三中语文组的组长脱口而出。
“这篇比《赤兔之死》更为优秀!”
另外有语文老师说道,其他老师也都点头附和。
“对,《赤兔之死》那篇作文十分完美,但和这篇一笔,还是少了一些格局!”
《杯中窥人》这篇作文,有太多关于现实社会的反思了。
一篇是说诚信,一篇是说人性,在两者都十分优秀的情况下,立意更高自然就让人觉得更优秀,人性的主题显然大过诚信主题的。
“还有一点,《赤兔之死》这篇作文,是正常的材料作文,有明确的方向,而这一篇,林立同学能从杯中纸被浸渍,联想到人入社会被腐蚀,联想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语言组织能力,都堪比专业作家!”
“还有,他引经据典,太好了!”
语文组的老师们赞不绝口,但没人觉得夸过了,他们甚至觉得语言变得有些乏力,这么多赞美也没办法表达出他们对林立这篇文章的喜爱。
林立放下笔,看着章成。
“章成同学,这篇作文,你觉得如何?”
章成此刻也和汤俊一样的脸色,惨白而尴尬。
章成很想说这篇作文垃圾不如,可当着这么多媒体和直播的面,他还是张不开这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