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人罢工之后_作者:林千阳(212)

打到这个地步,战争的目的也就达到了,林浪班师回营,派人随同蛮族的特使,将投降书送达京城皇帝手中。

打了几十年的劲敌愿意俯首称臣,这本应该是个极好的喜讯,可是金銮殿内包括皇帝在内的一行人得知消息后,心情却都有点复杂。他们原本还指望让那个不听话的林浪在蛮子手中好好吃一顿苦头,才好借机处置了他,怎么就赢了,还赢得这么彻底?

皇帝捏紧降书左看右看,也不知道该喜还是该怒,扫视殿内的众人,目光落在最前方的曲丞相身上,“林参将此次率军重创蛮族,立下大功,丞相认为该如何赏他?”

丞相伴君多年,早就把皇帝的心思捉摸得一清二楚,皇上这是因为对林浪心存不满,但又不得不论功行赏,想让自己给他找个台阶下呢。

在打压武将这方面,曲丞相和皇帝的立场其实是一样的,他稍稍斟酌,拱手道:“禀陛下,林参将少年英勇,不输当年的樊大将军,臣认为不可厚此薄彼。”

樊杰当年就是在率兵重创蛮族之后,被先帝赐封为大将军,曲丞相的意思是应该给林浪同样的待遇。

皇帝本想用林浪太年轻撑不起场面来辩驳他,可是看到曲丞相那意味深长的表情,突然就明白了他的深意。

所谓一山不容二虎,一个西北军里哪里容得下两位大将军,别看现在樊杰似乎对林浪放权得干干脆脆,那是因为林浪还威胁不到他自己的地位,真要把林浪提拔到和他同样的位置,那老家伙保不齐也就急起来了,到时候两虎相斗,他们渔翁得利,确实是个好办法。

不得不说,皇帝和曲丞相这对君臣虽然明里暗里有不少争斗,政治上的思维都是一个模子出来的,一下子就想到一处去了。

“好!”皇帝用力一拍龙椅,“传朕的圣旨,封林参将为镇西大将军,为我大兴镇守西北边疆!”

这道圣旨一传出去,朝堂内外无数人都等着看好戏,这圣旨虽然听起来像是在越级提拔林浪,可是细细一品,那味道就有点不对了。

两位大将军同处一营,又不说明要如何分配权力,本来就有点蓄意挑拨的意思,那个“镇西”的名号就更加膈应人了,林浪一个毛头小子当上了镇西大将军,那么兢兢业业在大西北驻守了几十年的樊大将军面子往哪里放?这不是存心要踩一捧一,恶心人嘛。

哪怕樊大将军这些年很佛系,不太喜欢争权夺利了,哪怕之前他一直放权给林浪,也不可能接受如此显而易见的侮辱,这位年轻时可是个脾气暴躁起来连先帝都敢对着骂的主,真要让他气上心头,刚冒头的林浪绝对不是对手,皇上这一招坐山观虎斗玩的秒啊,反正如今蛮族已经投降,不怎么需要西北军出战了,让他们自己内斗消耗点精力也不错,省得打其他的主意。

正如众人所料,这道圣旨传到西北军营之后,没过几日,樊大将军就亲自修书一封,递交到京城皇帝的手中。

御书房里,皇帝拿着樊杰的亲笔上书,期待地撕开蜡封,他早就想好了,樊杰年纪老迈,就像是老掉牙的狮子,已经顶不了大用了,而林浪正是年轻气盛,不能助长他的野心,这次就先站在樊杰一边,顺应他打压下林浪,以后再给林浪点甜头吃,把责任都推到樊杰身上,到时候还怕林浪不死心塌地地效忠?

然而展开信笺一通读下来,皇帝的脸色却越来越臭,最后气得痛骂了一声“老东西”。

原来樊杰竟然在信中大夸皇帝英明神武,非常赞同皇帝对林浪的封赏,甚至为了表达对圣旨的支持,樊杰已经将西北军的军权全数移交给林浪,这次上书是特地请旨辞官的。

皇帝曾多次暗示樊杰交出兵权,樊杰都拒不理会,皇帝派去西北军营的人也没能从樊杰手上讨到什么好处,那老东西把兵权看得像命一样紧,皇帝哪里能想到,这次他竟然就痛痛快快地交了出去!

而且林浪的“镇西大将军”是他亲自封的,掌握西北军权也是理所应当,谁都说不出个错处,皇帝就算想发作他们先斩后奏都站不住理,这次简直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樊杰那老东西是中了什么迷魂药,竟然对林浪那小子如此信任!

边城的西北军营里正在举行庆功宴,祝贺林浪名正言顺地成为西北军统帅,同时也是恭送樊杰卸甲荣归。

移交兵权的同时,樊杰也召集了自己的旧部,让他们从此便效忠林浪。当中有人见识过林浪的实力和与众不同的练兵方式,对他心悦诚服,也有人认为樊大将军不厚道,他们拼死拼活跟了他这么多年,到头来竟然被一个凭空冒出来的年轻小子抢了风头,如何能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