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参赛的运动员总人数加起来近三百号,场馆最多能容纳六十名选手同时射箭,所以个人赛被分成了五组进行,男生三组,女生两组。
宋仰抽到的是1组C5号靶位,和他同组的有于慎微和吴家年,分别在A1和E8号靶位。
裁判吹哨,他们一起走向起射线就位。
宋仰搭箭前回头看了一眼,发现李浔站在他身后时,嘿嘿一笑。
这点倒不是李浔有意偏心了。事实上教练员的站位是有讲究的,像这种小比赛,吴家年和于慎微已经参加过很多次了,发挥失常的可能性很低,但宋仰是第一次,李浔的任务是帮助他调整心态,进入状态。
李浔抬了抬眉,提醒道:“瞄靶注意一下,射左上角那张。”
宋仰比了个“OK”的手势。
第一轮12支箭,发射时间为240秒,也就是说,平均每支箭的发射时间为20秒。
指示灯亮起,运动员们同时搭箭拉弦,气势磅礴,有点像武侠里的场面。
最快的十秒不到就已经架上第二支箭。
宋仰的前几支箭发挥得不错,但是瞄靶时间比其他运动员要长一些,从搭箭到收尾大约要用到16秒左右,非常危险。
李浔嘴上夸他动作漂亮,为的是帮助他放稳心态,其实心里是有些着急的,时刻关注着对面的倒计时牌。
因为超时即视为脱靶,计0环,属于重大失误。
不过所有运动员站在同一起射线上,即使李浔不说,宋仰的余光也能接收到他们抬弓搭箭的画面。这就好比考试时看见了提前交卷的同学,情绪不由自主地被带偏,他总觉得自己慢了许多。
这是平常训练不曾带给他的紧迫感。
所有运动都跳脱不了两个关键因素,体能与心态。
思绪一旦被干扰,结局总是不尽人意。
宋仰的第七支箭打偏了一点,箭支落靶,他倒抽一口凉气,只有8环。
他下意识地扫过边上几位运动员的靶子,大家的箭都在黄圈内,不是10环就是9环。
李浔经验老到,仅凭一个眼神就察觉出宋仰的情绪有异样,脑内拉响警报,立刻安抚道:“没事的,不着急,时间充裕,下把按照你自己的节奏来。”
宋仰反手勾出箭支,调整呼吸,搭箭抬弓,这次瞄准时间比刚才延长了几秒。
“咚”一声闷响,李浔探头确认环数,鼓起掌来:“漂亮!”
得到夸赞的小绵羊信心倍增,渐入佳境,后程发挥稳定,两轮结束后,进入短暂的休息时间,选手们放下弓箭,原地放松。
李浔比裁判更早算出总分,一共655环,不过有三支箭疑似压线,无法判定环数。
按照比赛规则,凡是压线箭支,以高值计分,但具体压没压线还得靠裁判评判,不过就算没压线,就目前的状况而言,宋仰也发挥出了该有的水准。
不,应该能算是超常发挥了,因为平时他们训练时只有中心一张靶纸。
李浔说:“应该是655环。”
“这成绩还行吗?”宋仰问。
“太行了,”李浔笑着拍拍他肩膀,鼓励道,“相信自己,你的成绩真不差,只要没有什么脱靶超时之类的失误,进48肯定是没什么问题的。”
他的话令宋仰紧绷的神经放松下来,之后30米的成绩还算稳定,射出了平时训练里中上等的水准,环数315,合计970。
李浔从兜里摸出一本小册子,上边记录了宋仰在学校进行全能训练时的全部成绩。
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宋仰的前三轮最好成绩大概是在965环左右。
对,没错!
李浔阖上小册子,负手而立,嘴角露出一个愉悦的笑容,说不定宋仰今天能破了自己的记录。
裁判哨声响起,选手们各自归位,一百多支箭下来,大家脸上多多少少流露出几分疲态,不过宋仰依旧神采飞扬。
在他抬弓前,李浔小声提醒道:“注意了啊,是第四个靶,别打顺手了瞄错靶啊。”
“好。”
这边刚提醒完,宋仰旁边的那个男生就“啊”了一声,转过头冲教练吐吐舌头:“怎么办啊?”
他射到第三张靶面上去了。
“什么怎么办,接着射啊!”他身后的教练低吼一声。
李浔望过去,那男生看起来也是第一次比赛,心理素质不够强,一支脱靶的箭和教练严厉的态度轻而易举地将他击垮,第二支箭只拿了个5环。
别看这只是上百支箭里的其中一支,牵一发而动全身,再要弥补已经是难如登天的事情了。
李浔只瞄了一眼就将注意力放回宋仰身上,可没过几秒,他边上的教练忽然吼了一句:“你他妈在搞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