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一夏套餐齐了,慢用。”
“白老板,你的厨艺越来越牛了,这套餐看着相当有食欲。”魏海说得真心实意,掰开一次性筷子,开始品尝新品美食。
意料之中的美味!
每一粒糯米都吸足了鸡肉和冬菇的香味,入口即化,荷香环绕在鼻尖,久久不散,顿时满嘴香气四溢,真的让魏海欲罢不能。
秘制酸梅汤冰凉透心,酸甜爽口,入喉咙那一霎那,魏海身上的暑热气息全部统统一扫而空了,只觉得身心俱凉,无比畅快。
“小白,你这秘制酸梅汤可比帝都信远斋的桂花酸梅汤好喝多了。”魏海喝得痛快,还不吝啬大加赞美起来。
魏海非常喜欢帝都信远斋的桂花酸梅汤,每年暑假必到那家百年老店喝上一大碗。
虽然一般都有先入为主的观念,但是魏海不得不承认,现在喝的秘制酸梅汤实打实比信远斋的桂花酸梅汤要技高一筹。
尤其是这可以食用的荷叶茎秆和淡淡的荷香,让人觉得眼前一亮,还有荷香悠悠,顶级的酸甜口感,喝完后真心不要太赞,任何语言描述都是无力的,只有亲口品饮的人才能领略它的美妙。
白小白对于秘制酸梅汤信心十足,只是没想到魏海居然拿帝都百年老字号的信远斋和自己小店做对比。
信远斋的桂花酸梅汤,百年传承,独步华夏,是帝都一绝,又有华夏第一酸梅汤的美誉。
据说这家店的酸梅汤的加工秘方是来自清宫御膳房,选材也是极其考究。
选用圆形、核小、肉厚的上品乌梅,还有顶级广陈皮、b县产的满天红山楂,辅以上等金黄色的老冰糖和杭州张长丰或张丰裕两家生产的糖桂花,,坚持按配方下料,严格按绝密方法制作。
而且制作酸梅汤的时候,信远斋会根据气温灵活调整酸甜度,天热时酸梅汤会做得酸一点,更清凉解渴,天凉时会做得甜一点,更加滋润解乏。
所以信远斋制作出来的桂花酸梅汤,色泽金黄,幽香四溢,酸甜可口。
由于真材细做、货真价实,早在民国年间,信远斋的桂花酸梅汤就名扬华夏,在文人墨客、社会名流中传为佳话,享有极高的声誉。
梅兰芳、尚小云、马连良等经常亲临光顾信远斋老店。连末代皇帝溥仪的老师朱益藩都对其情有独钟,大加赞赏,甚至亲题匾额相赠。
白小白虽然没喝过信远斋的酸梅汤,但是知道信远斋的桂花酸梅汤确实很有名气,和广n的王老凉茶,并称民国两大消暑饮品。
时至今日,王老早通过洗脑式的广告,在全华夏国声名远播,各大超市遍地开花。
信远斋的桂花酸梅汤则是要低调得多,依旧传承老方法,手工熬制,存放在大肚青花瓷坛内,瓷坛周围有天然冰镇着,只有在每年的夏至节气到中元节之间供应。
饶是供应时间短,限量供应每次制作一大缸,卖完为止,但是信远斋的桂花酸梅汤依旧火爆,供不应求。
魏海说自己店里的秘制酸梅汤比信远斋的好喝,纯属他的个人意见,白小白毕竟没喝过,所以对此不发表任何意见,不过他觉得魏海这句话十有**是真心话。
不单单是白小白对秘制酸梅汤的口味信心十足。
更是因为系统食材好食才好罗列的秘制酸梅汤食材来源,无论是老三样的酸梅、陈皮、山楂,还是辅料,甚至是荷叶也都是百里挑一,优中选优,毫无疑问是最顶级的。
光是上百年的红皮广陈皮这一点,想必信远斋就望尘莫及了,更别提秘制关键,用到的一片冰心荷叶。
当然白小白也没有半点踩低信远斋,抬高自己的酸梅汤的意思。
每个真正的掌厨人都是秉承着对食材的敬畏之心,用心制作美食,都有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特色,信远斋如此,自己同样如此。
但是嘴长在顾客身上,他们爱怎么评价,想怎么评论,也是他们该有的自由。
魏海三两下就把清凉一夏套餐统统解决后,还想再吃一份,但是他知道这家店限卖,所以也只好作罢!
反正以后顿顿必须赖在这家店了。
谁让这白老板,每一次都推出好吃不偿命的新品美食来诱惑自己呢!
魏海心里想着,爽快的从钱夹掏出五百块钱,说“白老板,下一个新品什么时候推出啊!”
倒也不是吃腻了这家店的其他美食,只是魏海现在非常关注这家店的美食动态,希望主动获取新品美食的第一手信息。
面对魏海的提问,白小白倒也不隐瞒,直接道“新品这个月6号推出。”
“哦,那也就是后天了。白老板,你新品需不需要人帮忙试吃半成品啊,我可以给你免费当试吃工。”魏海嬉皮笑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