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回来过年,年三十他就不营业了。
如果小叔不回来,高超又要回家了,店里只有他一个人。
孤单一人的白小白无所事事,自然会营业赚钱。
因此,暂时没有准信的事,白小白也就含含糊糊回答了,表示年三十小白餐馆会不会营业还是未知数。
众位老顾客带着对白小白全鱼宴的期待,开始相继点餐。
忙碌完中午饭点,高超独自一人上二楼小房间码字,李琴也回家了。
白小白半拉下卷闸门,继续一个人闷在玻璃厨房忙碌。
他没有时间午休,先是把顾客用过的碗筷放入洗碗机清洗,然后简单收拾一下厨房卫生。
搞定一切后,他要试做全鱼宴第四道料理剁椒鱼头。
这是继一品鱼头豆腐汤后的,全鱼宴的第二道鱼头料理。
剁椒鱼头是华夏知名美食,是湘菜的经典代表。
白小白从现有的美食文献中了解到。
剁椒鱼头的出处,据说可以追溯到清代雍正年间。
反清文人黄宗宪因文忌“文字狱”而出逃。在路上他途经湖湘的一个小乡村,借住在一个贫苦的乡下农户家。
农夫正好从池塘中捕回一条胖头鱼,农妇便用做菜来款待黄宗宪。
鱼洗净后,鱼肉放盐煮汤,再用自家产的辣椒剁碎后与鱼头同蒸,不想黄宗宪吃了觉得肉质鲜美,鲜辣无比,无法忘怀。
黄宗宪事平回家后,便让家厨将这道菜加以改良,于是便有了今天的“剁椒鱼头”,并流传至今,成为湘菜蒸菜的代表。
因为这道菜肉质细嫩,鲜辣适口,特别下饭,一年四季都特别适合吃,也是白小白个人非常喜欢的一道私家菜。
多吃鱼肉据说会变聪明,尤其很多人认为鱼头更是补脑。
以前初高中学习压力大,白小白老爸就经常料理剁椒鱼头给他下饭。
因为自小常在厨房打转,剁椒鱼头的做法上,白小白熟悉的很。
系统的剁椒鱼头做法上,和传统的做法基本一致。
第四百七十九章 红黄绿三色辣椒
系统的剁椒鱼头做法上,和传统的做法基本一致。
首先,鱼头的选材上和一品鱼头豆腐汤是一样的。
都是用的查干湖胖头鱼。
胖头鱼鱼头肉质厚实,胶质足,特别适合制作鱼头菜。
白小白照样从玻璃鱼缸捞起胖头鱼,斩下头,洗净血水后,去除鱼鳍、鱼鳃,从鱼唇正中剖成两扇,让鱼肉背部相连。
白小白洗干净手,徒手均匀往鱼头上,抹上极少量盐、料酒,放入小不锈钢面盆,腌10分钟左右。
在腌制的期间,白小白也没有闲着。
他开始制作剁椒鱼头最为关键的剁椒。
现在华夏国的大超市,也可以买到腌制好的剁椒。
不过这种货架上售卖的剁椒一般不是现制的,不够新鲜,口感上也有差。
系统的剁椒鱼头,要求现场自制剁椒。
系统已经提供好了辣椒食材。
和鲜榨桑葚汁一样。
系统这一次提供的也是辣椒盆栽,算是新鲜供应食材。
在厨房的地板上面,多了三盆辣椒盆栽。
一个是红尖椒盆栽,一盆是黄尖椒盆栽,另一个则是绿尖椒盆栽。
没错,这一次的剁椒鱼头在剁椒的制作上,用到了红、黄、绿三种颜色的辣椒,可谓是色彩缤纷。
三种颜色的辣椒盆栽中。
细长的红尖椒特别显目。
辣椒红火火,表明油亮,毫无黑点,半隐匿在翠绿的辣椒叶中,红绿搭配,煞是好看。
稍微一凑近,就能闻到辣椒特有的鲜辣气息。
这红尖椒看形体,明显不是制作至尊辣椒酱的天九红朝天椒,也不知道是什么品种?
白小白正想着。
清冷的电子音在脑海中播报道:
食材好食才好,两种尖椒的来源如下:
电子音完毕,系统现字:
红尖椒:精选湖湘省的张家界洞溪的野生红尖椒植株,移栽在系统盆栽中。
就是宿主现在看到的盆栽。
洞溪的野生红尖椒,属于华夏顶级红辣椒。
这种辣椒辣度中等,辣而不上火,一年四季皆可用于料理,添加少许,便可以去除鱼肉中的腥味,让剁椒鱼头的美味加倍。
原来是洞溪的红尖椒啊。
白小白总算明白了眼前辣椒的来源。
张家界是华夏知名旅游地,当地的土特产很多,其中就包含了洞溪红尖椒。
洞溪由于位于张家界慈利西南部,海拔较高,有“慈利西藏”之称。
正是这独特的高海拔地理位置,这里的红尖椒和湖湘省很多地方的辣椒不太一样,这里的辣椒很特别,辣口不辣心、含火不上火,远近闻名,畅销华夏各地,成为广大群众餐桌上的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