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大河着急赶路,没搭理他。
老头儿着急了,上前一步拦住他,小心的露出衣兜里面的一角黄色。
是黄金。
木大河想着女儿以后肯定要打扮,以后日子好了金子可以给女儿打首饰,他可见过他妈存下来的一小箱子,当年逃难都舍不得丢下一路背到青山村的。
木大河跟着老头儿到一个巷子口,木大河看到一对黄金的小镯子。
老头看木大河心动了,“我也不多要,给我十斤大米,这对东西我就给你。”
“现在一对这个东西可换不到十斤大米,饿死的人可不是少数,而且我也没有大米。”现在这时候粮食可比什么东西都值钱,粮食都等于命。
老头死盯着木大河,“你可骗不了我,从乡下进城的,能背着东西除了粮食还有啥。”他早上五点钟就在车站等着乡下进城的车,就是想弄点粮食,这可比黑市安全,被抓住了还能说亲戚送的。
“我确实没有大米,红苕倒是能给你五斤,你换不换?”用一块红苕砖换一对金镯子,他这可不算小气。
老头儿不同意,五斤红苕可比大米差远了。
木大河拿出一块红苕砖,“你可别小看,我这个可是干的,和着水可能煮好几锅红苕汤,你可不亏。”
老头最后还是和木大河换了一块儿红苕砖。
木大河仔细的把金镯子藏在身上,背着一麻袋东西埋头往妹妹家赶。
木大河到的时候木清两口子和两个儿子赵庆国、赵庆华都在家,赵庆国和木建军一样大五岁,赵庆华四岁。
“大哥,你咋来了?”木清听到敲门声,赶紧开门。
木大河进门,一家子正准备吃早饭,桌子上就放着四碗玉米汤。
“娘担心你们没有粮食,让我给你们送点吃的来。”木大河把麻袋放下。
木清打开麻袋看见一根粗壮的山药棍子,四块红薯砖,木清眼睛立马红了,“难为娘还惦记我们,别担心,我们在城里多多少少总能领到点粮食的,这山药棍子是建国在山上挖的吧?”
木大河点点头,“昨天挖的,这个可是好东西,养人,给庆国、庆华吃。”
庆国、庆华笑嘻嘻的抱住木大河大腿。
“大舅,我去你家吃吧,我妈每天就给我吃汤汤。”
“我看你们是皮子痒了。”赵亮听见响动从屋里出来,叫了声大哥,大掌拍了庆国屁股一巴掌。
木大河抱起庆国,把张桃花怀孕的事说了,拿出十块钱,拜托他们两口子给换换营养品。
木清两口子高兴的恭喜了一番,有孩子总是喜事,木清听到木大河说找营养品就一口答应。
红糖、麦乳精这些营养品价格贵,但只要肯用粮食换肯定能找到,还比供销社和百货大楼的便宜不少。
木大河办好事,也不耽误,从妹妹家出来就紧着青山大队。木大河回到家刚好正午时分,一家人下工刚回家,围坐在桌前,张桃花煮了红苕和一大盆玉米糊糊端到桌上。
“大河回来了,妹妹家怎么样?”
张桃花把一块尽是补丁的破毛巾递给木大河。
“快擦擦手。”
木大河接过毛巾。“我进城看了一圈,城里日子不好过,商品粮应该缺的很,好多人都得了浮肿病,我一下车就有人拦住我想买粮食。”
木奶奶一脸凝重,“唉,清清家怎么样?”
“我去的时候刚赶上早饭,每人就一小半碗玉米汤汤,糊弄肚子。”
木爷爷把长杆旱烟在桌沿儿扣扣,“庆国和庆华快放暑假了吧。”
木大河点点头,“到时候实在不行,就把庆国和庆华接到家住几天吧,我看两个孩子都瘦脱相了。”
木大河、木二河和木清三兄妹感情一直好,一个是家里父母一碗水端平,没有什么好争的,二个是木奶奶确实会教育孩子,别说青山村,就是十里八村也难找这么有见识的,儿女都教育的出息。
现在这会儿,木家脸大说给女婿赵家送多少粮食不可能,太打眼。但是接外甥到青山大队过暑假还是可以的,张桃花和木清这个小姑子感情一只都还不错,听到木大河说接外甥来住,也是愿意的。
张桃花小的时候生母去世,后母当家,当年就一身破烂衣服嫁到木家,木清这个受宠的小姑子对她快不错。
木奶奶心里外孙儿也是心头肉,人老了,见不得孙儿受苦。既然儿子儿媳都愿意,心里没疙瘩最好不过,一家人就要有事好商量,和和睦睦的。
一家人吃好饭,大人休息休息就去田地里照看着,大家都自觉得很。
下午两点钟,木建国和木建军兄弟两背着他们的小背篼,光着脚一路小跑去二叔家找堂弟木建党,小堂弟木建设三岁、堂妹木英子四岁,事儿多还走不了远路,三个人商量偷偷摸摸的跑,不带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