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取出墨斗,快速走到狗僵尸旁边,确定定身符起了作用,这才用墨线将之给绑了起来,并在之后取出七枚枣核拍进它的脊椎之中。
“行了,这下回去对孙屠户算是有个交代了。对了,小小黑,你刚才在杨树林里面的时候,不是有什么发现吗?带我去看看。”
小小黑依然有些不放心的盯着狗僵尸看了一会,这才带着我沿原路向那片杨树林中赶去。
从那个方向出了杨树林,我们来到了一片坟地边缘,满眼所见尽是坟包和各种各样的墓碑,在这个时间给人一种恐怖且诡异的感觉。
坟地中有些地方闪烁着绿色的亮光,看起来像是幽冥小鬼在眨眼,不知是萤火虫还是磷火。
我皱起眉头,感觉有些纳闷,不知道小小黑将我带到这个坟地做什么。我正要询问,忽然隐约听到一个方向的远处,随风飘过来了阵阵哭声,并且一听就知是有很多人在一起哭。
现在已经到了后半夜,怎么还会有人跑到坟地来哭坟?该不会,我是遇到鬼了吧?
我皱起眉头,冲着好像随时准备吠叫的小小黑做了个噤声的手势,然后将狗僵尸绑在不远处一棵杨树上,藏在草丛之间,与小小黑压低声音向着哭声传来的方向走去。
曾经跟随麻阳子学道的初期,我和二狗子曾不止一次在半夜被麻阳子丢到坟地过夜,用于练胆。所以,虽然是在一众坟包之间穿过,但我并没有感到恐惧,反而觉得莫名的有些亲切。
随着月亮悄悄躲进流云之后,夜色变得越来越浓,隆起的坟包,竖立的墓碑,不远处的山林以及脚下的坑洼,好像一下子尽数坠入进了阴森的沉寂之中。我耳中能够听到的,只剩下自己的脚步声,心跳声以及小小黑“呼哧呼哧”的喘气声。
我俩一路穿过了这片坟地,来到了一处山坳附近,远远看到前方不远处出现了火光,火光中依稀可见有数条人影正在忙碌,有人在哭,有人在用铲子卖力的挖坑,在那些人附近,摆有两口大红色的棺材,两口棺材周围摆满了纸人、纸马、纸车、纸房等物,将这本就诡异的气氛渲染得更加阴森可怖。
在那些人中,一个年纪约四五十岁的女人引起了我的关注,因为她的穿着和周围的人不同,竟是一身的大红色。
正常情况下,给人下葬时是不允许有女人在场的,而且参与下葬的人都不能穿着鲜艳,除了黑色就是白色,以肃穆来表示对死者的尊重。
可是,那个女人不仅到了下葬现场,还穿得那么鲜艳,最关键的是,其他人虽然穿得不算显眼,但也都没有穿黑白色服饰,好像是来参加婚礼而不是来给死人下葬的一样。
我这时猛然想起,这家人给死者下葬的时间也不太对啊,正常给死者下葬应该是在凌晨左右,太阳要升还没升起来的时候。可是他们却偏偏选择在后半夜,正是阴气最浓郁的时间。
如此多的反常,让我陷入短暂的回忆,因为如此异常的下葬方式我好像曾经听到过。半分钟后,我猛的想起一种可能,不由皱起眉头,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冷气。
原来,他们竟然是在办冥婚!冥婚这种习俗在古代非常常见,尤其在我们这样偏远的地方,甚至在严禁举办这类封建迷信活动的当下,仍然有人甘愿冒险顶风作案。
因为配阴婚大多做的是无本买卖,并且利润非常的高,很多地方出现了专门以此谋生乃至发家的“鬼媒婆”。
所谓冥婚,其实就是给死人找配偶。
有的人家死了未婚娶或者婚嫁的孩子,家长们不愿看到孩子到另外一个世界孤苦,往往会找鬼媒婆给自己孩子配阴婚,一方面让死去的孩子避免孤苦,另一方面也避免孩子的阴魂回到家里闹。
按照迷信的说法,结婚就成了家了,那么冥婚后尸骨合葬的这座坟就是它们的家,它们便没有理由再回到自己家里去闹。
冥婚在秦汉之前就已经有了,从宋代开始特别盛行,甚至到最后演变成了有权有钱的人残害贫苦人家孩子的手段。冥婚又叫“搭尸骨”,男女两方亲家被称作“骨尸亲”,正式的迎娶仪式通常只在夜间进行。
按照习俗,举办冥婚的两家由鬼媒婆从中介绍,男方家中要搭喜棚,宴请宾客,并在子时请乐队敲锣打鼓的将新娘子的棺材抬到男方家。女方准备的嫁妆主要是纸活,比如纸衣,纸丫鬟、纸首饰等。
冥婚也有喜房,房内床上摆矮脚方桌,上面要供着新郎照片,一朵红花,及绣有“新郎”二字的红绸。与之对应的新娘闺房也有同样的布置,不过照片,红花及绣有“新娘”二字的红绸会有专人以纸轿抬着,由鼓乐手带着,随盛敛新娘尸体的棺材被一同送往新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