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玉惊讶的停了下来,随后小声的说着:“老爷虽然疼爱小姐,可也不至于忘了,小姐将来出嫁也是要去夫家的。”
“难道,老爷打算为小姐找上门女婿?”
听着小玉这一连串的说法,柳晴想着,说不定父亲还真有这想法。
小玉突兀的又说着:“难怪老爷每次见到小姐让竹轩进府,总是恨不得将竹轩打出门。”
柳晴伸手翻阅着书籍,轻声说着:“好了,不准对外人说这些,知道吗?”
“是,小姐。”小玉应着。
翻阅着书籍的手指,停在那前些日子夹在那里头的纸团上。虽然这展开的纸团已然是平整了许多,可皱褶却还是明显的很。上头那潦草的字迹,好在还能看出那诗句。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柳晴不自主的念了出来声。
一旁的小玉纳闷的瞧着,说道:“小姐,怎么突的念起诗来了?”
柳晴停了下来,合起了书本,脸微微的发烫着,说道:
“没、没什么。”
好在小玉并不懂这些,柳晴将书本放置在一旁,手心按着书面,有些慌乱的,不知该想些什么才好。
窗外微风徐徐,晃着那树叶沙沙的声响。柳晴侧过头,静静的望着,随后说道:
“我有些困了,你退下吧。”
七月初二,柳府里的大小的事务,才慢慢安排妥当。柳老爷办了宴席,展示那批古玩,顺便将那位女子带进了府里,府里顿时热闹了许多。
而柳晴窝在暮西阁里,因着前两天受凉,脑袋有些昏昏沉沉,加之身子又不方便,更是懒得动弹。
寂静的暮西阁里,柳晴不舒服便让小玉关了窗,屋子里昏暗的很。
昏昏沉沉的睡了一早上,从躺椅上起来时,已是未时。
从屋外进来的小玉,端着饭菜,放置在一旁。脸色担忧,细声的说着:
“小姐,要不我们就回屋里去休息吧。这账簿过几日再慢慢看也不为迟。”
柳晴靠着圆枕,说道:“我头已经没那么晕了。想来没什么大事,只是这天气炎热,胃口不好而已。”
小玉打开了窗,随后守在一旁。柳晴胃口不太好,饭菜并未吃多少,随即端起一旁的药汤,轻轻吹着,皱眉,喝了大半。接过小玉递来的帕巾,稍稍擦拭着嘴角,喝着茶水,这才将那股浓稠的药汤味消退了不少。
半躺着的柳晴,握着账簿慢慢的看着。一旁的小玉握着扇子,轻轻的扇着。窗外噪杂的蝉鸣,喧嚣的厉害,柳晴有些烦闷的合上书。
身旁的小玉,停顿着,说道:“小姐,若是不舒服,就休息下再看吧。”
柳晴轻轻合上眼,伸手揉着额头,问着:“父亲带回那人,你可听到什么消息?”
“回小姐,今日老爷带回那妇女,作妾室三夫人,本名唤为钟灵,年龄大约也有三十左右,模样白净的很。性情如何小玉还不得情况,被老爷安排在西边的厢房,配了四名丫鬟照顾。”
“对了,小姐,好像那钟灵身旁还有一女孩,老爷取名叫柳燕,看起来颇为机灵,大约比小姐小两三岁。”
柳晴睁开眼,回神,说道:“这钟灵是遗孀?”
小玉摇头,说道:“小玉不知,只是目前就只知道这些。”
听着小玉停了下来,柳晴侧着身,望着那窗外垂落下来的树枝,被细风摇晃着,微微晃动着。柳晴也不知怎么的,心里空落落,外头隐约间还能听到,宾客谈话说笑声。
真是讽刺啊,柳晴心里冒出了这话。随后又慢慢的平复了下来,随即说着:
“小玉,你出去吧,我想清净清净。”
“是,小姐。”小玉犹豫的应着。
过了一日,柳晴身子好了不少,便坐在暮西阁里翻看账簿时,小玉却突的进来,说着:
“小姐,好像听见竹轩在书院里摔伤了脑袋,被夫子送回竹府。”
柳晴抬起头,困惑的说着:“怎么会这样?”
“小姐,小玉也是方才去店铺取宣纸时,听人说起的。”小玉回着话。
柳晴犹豫着的问着:“你确定?”
小玉点头,说道:“这事应该是不会有错了。”
“小玉,陪我去竹府一趟。”柳晴放下书,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