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侨连忙打招呼:“叔叔阿姨好,小姑好,初次见面打扰了,我带了些家里特产过来。”
李向馨接过了她手上的袋子,笑着说道:“我们上次在和馨见过,不算初次了,他们俩才是。”
她艰难地保持着笑容:“……”
阿姨,上次的事球球您还是忘了吧。
许国辉看向程侨,心里也暗暗点了点头。
礼数有佳,举止大方,儿子的眼光倒是不错。
程侨挨着许嘉衍坐了下来,陪长辈们聊天。
她在外人面前的时候就很有老师的样子了,气质古典,言语温柔,很容易博得其他人的好感。
令她意外的是,许嘉衍的家庭气氛非常平和轻松,完全没有她原先担心的拘束和压抑,就连阿姨胡嫂都经常热情地往她面前放水果,于是程侨虽然还有点紧张,悬着的一颗心慢慢也放了下来。
程侨以为这是她和许嘉衍父母的第一次见面。
殊不知许家人早就提前一个月看完了整个节目,对她神交已久。
甚至还嗑起了她和别人的CP。
谈到她的专业时,许国辉显得尤为关切:“你是学古琴的?”
程侨点点头:“嗯,是的。”
许国辉面带欣赏地感概:“你这年纪愿意静下心来钻研传统乐器的不多,可是我们的优秀文化还是得靠一代代年轻人的传承和坚持,小侨你师从何人啊?”
程侨:“郑佩琴老师。”
许国辉琢磨了一下这名字,反问一句:“余山吴派的郑佩琴?”
程侨有点诧异:“叔叔您认识老师吗?”
许国辉笑了:“认识认识,老郑嘛。”
许雅清对他哥谈什么文化传承的大道理不感兴趣,于是随口问了一句。
“对了,小侨,你父母是做什么的?”
程侨:“我父亲在镇政府上班,我母亲……”她顿了顿,“我父母已经……”
许嘉衍忽然往她手里塞了个橘子,开口打断了她。
“小姑,说好了我带人过来看一眼,您别上来就审人家,万一把她吓跑了怎么办?”
许雅清觑了他一眼:“哎哟哎哟,这就心疼了,好了好了我不问了。”
倒也痛快地换了别的话题,没再继续刨根问底。
程侨和许嘉衍被李向馨留下来吃了晚饭。
等两人出门后,许国辉掏出手机拨了一个电话。
对面刚一接通,他洪亮的嗓门就迫不及待地亮了起来。
“喂,老郑啊!哈哈哈我没什么大事,咱老同学不是好久没见了么……哎哎哎别挂啊,跟你说个事儿,这不是今天我儿子带了一姑娘回家,你知道这姑娘是谁么?”
“当然和你有关系!人家说她叫程侨,挺有礼貌挺懂事一孩子。”
“什么?我炫耀?哈哈哈这怎么可能呢?我是那种人吗?”
……
许国辉心满意足地挂了电话。
李向馨在一边听完了全程,忍不住数落他:“不就竞争文协会长没争过人家,这都多少年了那点胜负心还放不下,跟你儿子简直一个样!”
程侨和许嘉衍的车刚开出没多久,电话就进来了。
她接起后恭敬地喊了一声:“老师。”
郑佩琴柔和的声音从那边传来:“小侨,好久没来看老师了吧。”
程侨连忙说道:“是,上个月有点事情耽搁了,我过几天就去看您。”
郑佩琴应了一声:“嗯,正好我也有点事想跟你说。”
她语气淡淡,不经意间又添上一句:“哦对了,把你那对象也带上吧,让我也见见到底有多好,省得这老许一天打好几个电话向我炫耀。”
程侨:“……好的,老师。”
她放下电话,云里雾里地转向许嘉衍:“我老师想见你。”
许嘉衍倒是一派从容:“好啊。”
过了两天,程侨带着许嘉衍上门拜访恩师郑佩琴。
郑佩琴身为一代古琴大家,余山吴派的代表人物,华音的民乐系的活字招牌,本身的生活却十分简朴和接地气。她住在一个热闹的老小区里,程侨和许嘉衍到的时候,正看到她挎着个菜篮子在小区门口的菜市场里和人讨价还价。
虽然她早已满头华发,脸上也有了岁月的皱纹,但她的眼神依然睿智而温和,通身气场依然优雅而强大,像是应了一句老话——“腹有诗书气自华”。
看到他们过来,她微笑着拍拍程侨的手,然后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眼许嘉衍:“小许是吧。”
许嘉衍尊敬地喊了一声“郑老师”,然后接过了她手中满满的菜篮子。
郑佩琴点点头,感慨了一句:“嗯,还好这性格不像老许。”
程侨:……老师,倒也不用这么直接的。
三人回了郑家后,正好她师公也在,几人坐着聊了一会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