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的训练课程也大概是这样的吧?”我忽然想到。
“是啊……大同小异!”刘医师回答。
“最后跟你讲讲几种常见的车辆防跟踪措施及我方主要对策:从已有经验来看,目标人员防跟踪的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 在交通高峰期,迅速频繁地变换车道;在高速行驶状态中突然拐弯或靠边停车;在前方路口绿灯变红灯时猛然加速;进入停车场后趁跟踪车辆寻找车位时,从另一路口猛然开出……对于以上几种反跟踪方法,如果我方有相应的技术装备或有多辆车协同配合的话,也就毋须多虑了,但当我方只有一辆车跟踪时,就很容易跟丢。所以,除了要求驾驶员具有在复杂、拥挤路况下善于超车、变道的高超技术外,更应注意的就是具有良好的距离感,对可能出现的变化预有准备,如在正常行驶中可与目标车辆保持1—2辆车的区隔,到转弯和变灯时就应紧紧咬住;又如在高速行驶时,为避免距离拉得过开,也应紧紧贴住目标车辆,但其间还是应保留一段空间,以免对方突然停车而造成我方陷入被动。明白了吗?高岳同志!”
“明白了……原来这么多讲究!”我豁然开朗。
“同样的道理,你自己可以反过来细细思考一下,如果你清楚了跟踪术的所有细节和情况,那如果你发现自己被别人跟踪了,那你也就知道该如何摆脱对方了!是不是?”刘医师在启发我。
“是啊!你讲了如何跟踪别人的技巧,我就知道了该如何防止被别人跟踪,然后如何让他们脱梢!哈哈哈……”我大笑。
“举一反三,你自己慢慢体会一下吧。我先吃点干粮,真有点饿了!”刘医师说。
“好……”我大声回答。
“医师,今天怎么轮到我……有一种不妙的预感……”我接着说。
“该来的,始终是要来的。放心吧!”刘医师语气笃定。第二天晚上,刘医师继续给我讲跟踪术的细节技术。
“高岳,今天我说说跟踪人员的必备素质,主要包括三方面:身体素质、精神素质和心理素质。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要有平凡的外表。跟踪人员如果外貌太突出就会引起人们的注意,所以优秀的跟踪人员应该没有任何能够引起别人注意的外貌特征!二是要具有不引人注意的心理能力。跟踪人员要时时刻刻注意适应实施跟踪的环境,要具备与跟踪环境融合在一起的能力,比如说要显得像当地的人或工作人员等等;三是要具有身体的持久力。高岳……这点我想不用多说,你也能明白!跟踪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进行长久的、乏味的等待,如果连体力都跟不上,那还是不要干这个了!四是要具备良好的视力和听力。跟踪的核心就是肉眼观察!所以,良好的视力是基础,敏锐的听力可以听到某些声音的线索,各种声音在调查中往往能起到重要的作用!五是必须要有足智多谋的能力。在跟踪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情况,跟踪人员必须具有运用各种策略和方法应付不测事件的智谋能力;还有就是要具备良好的记忆能力,跟踪过程中可能长时间没有机会记录情况,所以回忆和记忆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这些素质和要求,我觉得你一定要掌握!特别是出去之后,我们经常要去跟踪秦鶴金的行踪,这些要求是必不可少的!”刘医师说。
“我懂了,全都记住了!”我大声回答。
“还有一些其他的素质,比如伪装能力、依靠自己的能力等等,你今后可以在实践中慢慢摸索体会……现在给你讲一讲徒步跟踪,一般可分为单人跟踪、二人跟踪和三人跟踪(三角梢)。一般来讲高质量的徒步跟踪应该有多人参加才能保证跟踪不出现意外,但是由于人力的限制,我们常常是一人或二人进行跟踪,下面就重点讲一下这两方面的跟踪技巧。”
“首先是单人跟踪的方式:在只有一名跟踪人员的情况下调查员应该靠采取谋略取胜,最重要的是要依靠经验和才能。跟踪人员既要保持对对象进行严密控制,又不能暴露自己。在户外的场合,当来往人员拥挤或较多时,跟踪人员应当缩短与对象的距离,反之当人员较少时则应拉长与对象的距离……这一点,你经常在谍战片里都能看到吧?”
“是啊!谍战片里有很多这样的镜头……跟在别人后面,是很讲究距离的!”我大声回答。
“对……在监视的场合,跟踪人员的位置应当保持在能足以看清对象的距离之内,以达到监控的目的为最好,以便随时根据对象的活动情况果断采取有效措施。在对象走近建筑群或将要拐进楼群内时调查人员应当靠近对象以免脱梢,必要时可从马路的对面跟踪对象,以免被对象发觉。当对象走进有若干进口或出口的商场时,跟踪人员也应该走近大楼,尽可能的随着人流跟踪对象,可以根据对象的位置,适当调整与对象距离的远近。有时对象进入一栋办公楼或其他单独的楼房时,跟踪人员应当判明是否可以跟入,有时可以选择外面的一个合适的位置等他,直到对象出现,再继续进行跟踪!当然其他的场合情景还很多,具体的方法也不一样,这需要很多的经验和总结……这里就不再细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