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钟老师乡村历险记_作者:再三斯(236)

  当地订婚后,没结婚前,赶上端午、中秋、过年等传统节日,男方要把女孩子接过来一起过节,住一晚第二天送回去,过年还会给包红包,但一般都是二十块钱,三十块钱,最多也就五十块钱。

  “她想要多少!”义叔跟着生气。

  “谁知道!可能想要一百。”

  “从来就没有这个说法!再有钱的人家也没有包一百块钱红包的,再说她有那个姿色……”义叔气的口不择言,意识到自己不该这样说一个女孩子,马上闭嘴了。

  钟意秋问,“退了吗?”

  “还没吧?六子妈不想退,求媒人再去说说。”

第106章 保护

  钟意秋和肖鸣夜第二天一大早就去了六子家, 娘俩正在吃早饭,今天要去六子姥姥和舅舅家拜年。但他妈因为昨天女方说要退婚, 现在也没了回娘家的心情, 一脸的惆怅沮丧。

  “你俩咋现在才来, 昨天去拜年都没见你们!”六子没有一点难过的样子,语气里甚至带着久违的轻松,站起来大声埋怨他俩昨天不带他玩儿。

  钟意秋心虚又愧疚,以前自己没来时,肯定都是六子想着陪肖鸣夜过年,现在他们混一起了,就把他给忘记了。

  但钟意秋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不管说啥都像是借口, 直奔主题道, “退亲是怎么回事?”

  六子妈惊讶道, “你们都听说了?这村子里的人,天天都等着看我们的笑话!一出事, 传的比飞机都快!”

  “你总这么说,人家谁闲的没事看我们笑话, 你老是在乎别人怎么看, 累不累!”六子皱眉反驳道。

  张红英守寡多年,每天活着的奔头就是为了这个儿子,六子也是十里八村出了名的孝顺,对她说不上千依百顺,但也从没大声说过话, 第一次不耐烦的吼,她立马受不了了,眼眶泛红,声音哽咽的说:“咋是我多想,人家背后咋说我们的,我都听到了,我累死累活的这些年,为的啥?还不是为你早点结婚生个孙子,咱们家才能在这个村里立的住……”

  六子说完就后悔了,他妈吃了多少苦他最清楚,他爹去世后,她都是像男人一样干活,一百多斤的粮食袋,她都能咬牙扛起来,一干就是一天。

  但是他也最烦她这个样子,总是认为村里人在看他们笑话,她是个寡妇,本来家里有点钱,六子爹那几年看病又花了个精光,还欠了很多外债,因为这些条件相亲时别人都看不上六子,虽然她儿子长得也不错,人又乐观善良。

  钟意秋也不懂该怎么安慰,怕越安慰她越伤心。他轻轻撞了撞肖鸣夜的胳膊,让他说两句。

  肖鸣夜收到信号,想了想说:“退了是好事。”

  钟意秋:“……”

  六子妈更想哭了,她快要怀疑肖鸣夜也是来看笑话的。

  钟意秋忙补救道,“婶儿,他的意思是这个女孩子不适合六子,她把钱看的太重太计较,就算对付着结婚了,以后生活在一起更麻烦。”

  张红英最喜欢他,听了他的话心情缓和了些,叹口气说道,“你们当我不知道这个理儿?我心里也明白,她就这点毛病,但也是好事,我看她过日子还行,女人小气点能管钱。”

  钟意秋说:“这个当然没问题,毕竟过日子还是要勤俭持家。但是我陆陆续续也听了订婚后的事情,她的家人很难缠,还没结婚就让六子去免费干活,而且从家里拿走那么多东西,结婚后呢?岂不是要变本加厉!您辛辛苦苦养大的儿子,就是给他们欺负的吗?”

  这句话真正说到张红英心坎上了,这段时间她一直不满,也不是舍不得东西和钱,更多的是心疼自己儿子。她开始有些犹豫,但仍然重复道,“你个年轻娃儿不懂农村的闲言碎语,我就怕别人背后笑话我们……”

  钟意秋劝道,“婶儿,都说是背后了,您又是怎么听见的?其实更多都是想象出来的,您觉得别人要在背后说三道四,所以就这么认为。再说,就算真的笑话了又怎么样,他们也只敢在背后说,我们过日子是给自己过的,不是吗?”

  说最后一句话时,他不由自主的看向肖鸣夜,这句话是劝解别人,更是告诫自己,他们要面对的可不只是闲言碎语那么简单。

  六子妈被他说动了,或许她心里早己有了这种想法,只是缺少下定决心的勇气。

  六子在旁边说,“妈,退了就退了,我和她也没啥感情,说实话,自从订婚后,我没有一天是高兴的,一想到结婚就觉日子过的没啥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