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点倒是不意外。远程打近战,努力风筝、不被对方近身,乃是题中应有之义;现在双方相距15个身位格,对方退下山巅,理所当然。钢铁之躯毫不停顿,纵身跃起,笔直前冲!
头顶,子弹划破空气的声音,飕飕作响。
你打不中我!
钢铁之躯扑出的动作毫不停顿。那一梭子弹越过山巅,划出一条抛物线向下坠落,果然,或前或后、或左或右,一弹夹20发子弹,只有四发击中目标。
这个比例并不在克莱门特的意料之外。事实上,能够击中四发,对方已经是了不得的高手了这可是隔着山峰,仅仅凭听觉和猜测判断提前量盲打啊!
拳法家的动作不停,山峰另一边,自动手枪的射击也是片刻不停。炽红弹道交织成网,各式各样的手雷,便是这网中璀璨的星斗,将鼓勇前冲的拳法家兜在网内。
只是目不能见,这网到底稀疏,钢铁之躯身上小小的血花一朵接一朵绽开,却始终没有停下脚步。
左躲右闪,挥拳殴击。连续干掉三发手雷,钢铁之躯纵身跃起,跳过面前一块半人高的砂岩时,背后忽然“轰”地一声炸响,动作顿时僵了一僵。
是手雷?
哪枚手雷被漏掉了?感电式,计时式,还是遥控式手雷?无论如何,这么短的一下僵直,碍不了大局,对方隔着山峰打中我的几率不高
火网当头罩下。
噗,一声小小的子弹入肉声,紧接着,钢铁之躯手舞足蹈,腾空而起。
浮空了!
是浮空弹等等,这么准?!
克莱门特奥凯西一个念头还没转完,又是一梭子弹扑到。
这一次,整整20发子弹,倒有18枚打在了钢铁之躯身上,打得拳法家连连颤抖,在接连不断的僵直中动弹不得。
紧接着,头顶上天女散花一般,哗啦啦落下一大片手雷,每一发,都精准地命中了目标!
这根本不是靠听觉判断位置盲打对手看得见我是电子眼!
本场的银武打制技能,机械师的电子眼!
所以,之前那些20发4中,那些被闪开、被干掉的手雷,根本就是在诱敌吗
想明白这点已经来不及了。钢铁之躯头顶上异声呼啸,一枚缓慢而沉重的僵直弹,在乱雷的爆炸声中,从天而降。
到了这一步,克莱门特奥凯西纵有千般本领,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屏幕右上方,代表钢铁之躯血条的那根红线,节节缩短。鼓掌声暴风一般滚过看台。
中国队这一边的看台在鼓掌,美国队这一边的看台,同样在鼓掌。至于他们为什么如此激动,或许可以听听茶小夏耳机里,那位美国解说激动的称赞:
“中国队这位弹药专家打得非常漂亮!电子眼与抛射结合,诱敌深入,在对手一心一意冲起来的时候再全力反击。这个战术组合看似简单,却把对手的心理把握得非常充分!”
“是的!”另一个声音——可能是他们请来的嘉宾——接口从另外一个方向分析:
“电子眼常常被用在复杂、阴暗的地形,比如说,如果那位弹药专家潜伏在山洞里,在山洞拐角处放一个电子眼,我是半点也不会惊讶的。可是,这样明明白白地放在山顶上就非常少见了!
——当然,因为岩石凹凸不平,电子眼就算这样放着,也确实很难被人看到。而且那位弹药专家的打法,遮蔽性也太强了些,估计我们的拳法家没空去找电子眼……”
茶小夏一双敲键盘的爪子都快要忙断了。
此时此刻,他真恨不得自己能长出三头六臂。咳,现在这场面,三头六臂,也就是勉强够用?
算算吧,一双手用来记录,一双手用来鼓掌,再一双手用来抓着手机聊qq;
当然,一双眼睛看电脑,一双眼睛看大屏幕,再一双眼睛看底下的全息投影也是免不了的;
嗯,还有耳朵,美国的、瑞士的、以及中国的解说,似乎都值得听一停?
说起来下一场要不要来个极限操作,同时带两副耳机——当然这就只能用入耳式的了,头戴式耳机没法叠起来——然后一只耳朵听美国这边的解说,另一只耳朵听李艺博潘林他们?
讲真,快一个月没听这两位被花式打脸了,也的确有点想他们……
茶小夏噼里啪啦地敲打着键盘,刚把美国嘉宾的这段话录入完,场上形势又变。
百花缭乱一轮强力输出完毕,钢铁之躯损失了30%的血量之后终于得以落地,继续一往无前地向上冲击。奔到山顶,先是一脚踩碎了电子眼,随即跃过山巅,飞速冲下。
他冲进了一片枪林弹雨之中。
弹药专家虽然不像枪炮师那样,有“火力线”这个专有名词,和被这个专有名词总结的一系列专门打法,但是,远程打近战,努力风筝,尽可能把近战打得靠近不了自己,乃是通用的战略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