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秘没撒谎,这两天他过的很平静,没有任何歇斯底里的行为,只是废了些心思想了想以后的路该怎么走。
“都这样了,你还替他说话。算了,今天的试镜咱们不去了,先去医院把你从头到脚检查一遍。”梁芳容不满。
唐秘赶紧阻止:“别呀,我真的是因为熬夜。而且,你不觉得我这个样子和角色形象非常符合吗,连妆都省了。”
梁芳容无奈,只好退而求其次说结束试镜后再去医院,唐秘连连点头。
在去剧组酒店的路上,两人又探讨了一下角色。
梁华导演这次拍摄的电视剧改编自小说《法医笔记》,电视剧延用了原书名。原著小说主要讲述了刑侦队长陈克明怀疑女法医蒋穆为了报复前夫,利用职务之便杀害自己前夫的现女友,并且伪装成自杀。
男主陈克明为了查明案件接近蒋穆,与她携手鉴定、破获多起人命案件。在破案过程中,陈克明发现蒋穆并不是杀人凶手,而他自己却卷入一桩诡异的杀人案件,最后蒋穆找到关键证据摆脱了陈克明的嫌疑,抓到了真正的凶手。
《法医笔记》总共由十个案子组成,各自独立又环环相扣,最后一个案件真相大白的时候,令人唏嘘不已。连唐秘这种对刑侦小说完全不感兴趣的人都看得欲罢不能。
唐秘要试镜的角色是其中第7个案子的杀人凶手方来。
小说中方来4岁的时候母亲去世,他的父亲又娶了一个。继母脾气暴躁,经常虐打方来,而方来的父亲则视而不见。在方来有了弟弟以后,继母更是变本加厉。因为分不出精力照顾方来,又怕邻居闲言碎语,所以经常把方来锁在铁笼子里,让他吃变质食物。
成年以后,方来搬出来独居。有一天,警方突然打电话通知他去认尸,方来的父亲、继母、弟弟全都在家中被人以非常残忍的方式杀害。警方调查取证后,发现死者家里没有打斗痕迹,而且家中只有死者三人和方来的指纹。方来因为有不在场证明,被暂时排除嫌疑。而法医蒋穆很快在死者的胃里发现了安眠药成分,将怀疑的焦点再次投注到方来的身上。
陈克明多方查证,发现方来的不在场证明是通过时间差伪造的。而方来为人木讷、愚笨、懦弱,并不像是一个能杀人、伪造证据、毁灭现场证据的凶手。警方将方来抓获后,他也拒不承认自己杀过人。
本身这个案件并没有大的疑团,破案也很简单,发人深思的是案件的结尾。
方来在被刑事拘留期间性格突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过心理医生鉴定,方来是解离性人格疾患,也就是多重人格。因为童年时期长期生活在被虐待、毒打、漠视的压抑环境中,方来分裂出了第二人格。次人格凶狠、聪明、顽强,在杀害受害者后通过方来的朋友伪造了证据。而可怜的方来根本不知道自己有第二重人格,更不知道自己杀了人。
唐秘在看完这个故事后压抑了很久,为方来这个人物写了2万字的小传,还看了两本与人格分裂相关的专业书籍。
人格分裂在心理学上的专用术语叫做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更通俗的名字是“多重人格障碍”或者“解离性人格障碍”。人格分裂是自我解离的结果,但是我们每个人都会使用解离这种心理防御方式。是否会发生人格分裂,取决于解离的强度。
一般说来,人格分裂往往是童年创伤的结果。方来在童年一直遭受虐待,从没有感受过爱意,他的心灵有巨大的创伤。他在生活中感受到巨大痛苦的时刻以及感到自己不配活着的巨大羞耻感的时刻,在这些时刻解离防御机制就会出现,它瓦解自我的实质原因是为了抵消这些不愉快的感受。
因为如果自我瓦解了,发生那些不愉快的事情的体验者就不是我,所以方来分裂出了第二人格来帮他与孤独、寂寞做斗争。在这种持续的孤独当中,积累的愤怒在大脑中不断分离解剖催化使这种极端愤怒愈是加剧。为了释放这些被压抑的东西,方来的次人格和主体人格之间的“隔墙”越来越厚,使之间不可渗透,互相独立。慢慢的,主体便不再意识到它的存在。
梁芳容听完唐秘对方来的分析眼睛都红了,她只囫囵看了几章,以为方来就是简单的精神疾病而已。
“糖糖,你这么认真我相信这个角色一定是你的。赶紧忘掉宴景行,咱们风风火火搞事业,当影帝!”
唐秘笑笑,重重的点了头。
到剧组指定酒店的时候时间尚早,试镜场地在酒店的会议厅里。所有人都在会议厅外的大厅等待,有两个工作人员负责接待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