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伏在Alpha学校的猛O_作者:卷卷猫(147)

研究员们轻声应和点头。

林教授忽然严厉地命令:“都给我打起精神!有没有信心突破这次困难?”

众人立即挺直腰杆,齐声回应:“有!”

然而接下来的分析讨论,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突破。

能获得的敌方信息非常少,展览上也只能拍摄到塔曼斯特的机甲外形结构,而这种技术性突破,就算把他们的机甲搬回实验室拆开研究,都未必能破解人家的加密设置,更不用说靠外形猜测突破点。

还好下午第一节 没课,会议持续了两小时才结束,陆雪生拷贝了比赛和展览的视频与图片资料,回宿舍继续观察。

作为京甲的大一新生,正儿八经地研究这种级别的难题,其实有点不自量力。

但陆雪生在学术上从来没有过自卑心理,相反这件事把他的注意力从失恋完全转移回了机甲上。

他开始疯狂收集本国c137的资料。

京甲的图书馆能找到许多外界找不到的资料,陆雪生一星期内把c137每个部位的拆分结构和能源示意图全都整理出来,加上攻防部件的技术讲解,一共打印出十多厘米厚的资料。

此外他还向林教授申请了京甲研发组的机密技术浏览权限。

这是要签保密协议的权限,林教授需要向上级汇报,所以两星期后才通过了陆雪生的申请。

打开实验室内部计算机,陆雪生朝圣一般对着屏幕双手合十,让澎湃的心情安静下来,才神色沉静地登陆了机密资料库,调出了关于c137的机密技术资料。

这些资料不能带出实验室,他只能当场消化完,回去再结合自己整理的资料综合分析。

然而,陆雪生坐在计算器前阅览了四十多分钟,目光还卡在第二页。

他看不懂。

第一页就有超纲的知识,但他能大概猜出技术所达到的效果,但到了第二页他就完全懵了。

没有耽搁太久,他很快决定死记硬背把这些“天书”硬塞进脑子里,回去慢慢消化,实在消化不了就去请教学姐学长们和几位教授。

陆雪生的同班同学们哀声哉道。

前阵子刚分化的小学神变得稍微有了些热情,鼓起勇气表白的同学还会得到小学神诸如“你多高”、“会操作动捕机甲吗”之类的询问,而最近两星期的小学神却又成了没有感情的学习机器。

表白的同学只要接近学神两米范围内就会被学神“别来烦我”的冷漠表情劝退。

在一片哀怨声之中,江校草却显得格外轻松,对小军师生人勿近的气场非常满意。

陆雪生现在完全沉浸在研究分析之中,所有的人际交往都调成了“自动模式”,他会根据本能回应周围的“信号”,造成的结果就是他不会搭理求爱献殷勤的普通同学,但对于每天送他回宿舍的江同学倒是还算友好。

因为每当因为研究找不到头绪而烦恼的时候,陆雪生只要看江惟亦的小帅脸一眼,就会如沐春风地恢复动力。

有时候在宿舍研究到抓狂,陆雪生甚至会忽然换上鞋狂奔到江惟亦宿舍,随便找个借口请他帮个小忙,其实只是为了靠近江同学“充个电”。

这给了江惟亦友谊恢复如初的错觉,小军师还会跟他谈论机甲研究中遭遇的难点。

只跟他一个人谈论。

江惟亦的占有欲简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只是每次同行都要跟小军师隔着两步远的距离,这感觉还是有隔阂。

但也只剩半个月,等小军师洗掉标记,就能跟从前一样在他跟前傻乎乎地卖萌。

第66章 吐露心事

经过一星期的恶补和林教授不厌其烦的指导,陆雪生基本理顺了c137相关加密高精技术的工作原理。

简单来说,在此前七年,我国之所以在c137的反馈速度上领先世界1.57秒,最主要的核心技术,是将芯片中的电信号传递反馈转换成了光信号定位反馈,缩短c137每一个部件跑完命令所消耗的时间,理论上已经将这台机动性最强的型号反馈速度发挥到了极致。

如今,竟被塔曼斯特一个不知名的研发团队,反超了近3秒。

真正对机甲结构技术有了更加深入地了解之后,才越发明白这样的技术赶超有多么匪夷所思。

越是了解c137的研发人员,越难以逃出c137已经趋于完美的固化思维,就连陆雪生在全方位了解各部件的结构和整体关联运作模式之后,都无法想象这台完美的机甲还有改进的余地。

于是,他在疯狂恶补相关知识迎头赶上研发小组的技术步调之后,跟所有成员一样陷入了止步不前的困境。

因为思维严重堵塞,陆雪生沉溺于科研中的快乐也被迫终止了,导致他无意识地经常找理由接近江同学,以求获得生理上的幸福感来抵消挫折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