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姑娘不样摸头_作者:老禹先生(74)

2018-02-17 老禹先生

  一群久居高山导致面色红润的小孩儿,裹着棉衣站在校门口,整齐划一,齐声高喊:“欢迎志愿者叔叔阿姨的到来!”

  校长站在最前面,热情地走向李雄光,和他握手:“你们一路辛苦了!”

  “想到孩子们在等着,一点不觉得辛苦。”李雄光说,“我们的礼物都在车里带不上来,麻烦您多准备几辆板车,我们现在去运上来。”

  校长早已准备好板车,平时用来运送学校的必需品需要板车,所以学校会备着,但是数量不多,不够一次把棉服和书本全部运上来,得跑几趟。

  祁岸整理好手套帽子,叮嘱了喻霈一句:“你在学校等着,别乱跑。”说完就推着板车下山。

  其他的志愿者也早已做好体力劳动的准备,撸起袖子就干。只有随行的女性志愿者和摄影师,留在学校,和孩子们聊天。

  和赵子晴一起走了一路的中年女人,见喻霈在一旁无所适从,把她拉了过去,让她站在自己身边。

  “你们早上几点钟上课呀?”女人问孩子们。

  有个小女孩儿怯生生地说了一句:“八点。”

  旁边的男孩儿推了她一下,说:“六点。”

  女人愣了:“六点天都没亮吧?你们怎么走的上来?”

  “可是老师说,要好好学习才能离开这里。”男孩声音洪亮,“我们要走出山脉,就要早点来读书,我们不怕早。”

  女人又问:“那你们几点放学?”

  这回大家异口同声地说:“五点半。”

  “觉得学习难吗?”

  “不难!”

  “真棒。”女人说,“我能看看你们的课本吗?”

  小男孩从书包里掏出几本书,递给她。书本保存的很好,封面用旧日历包了书皮,女人翻了几页,看见用铅笔做的满满的笔记,欣慰地摸摸男孩脑袋:“坚持下去,成为从大山里走出来的英雄。”

  志愿者们走进教学楼,提前被叫回来的孩子们都整整齐齐坐在教室里,应该是被提前教育过,看见有人进来,脖子都卯足了劲伸长,但硬是不敢挪一下屁股。

  小男孩是门口列队欢迎的人里较为年长的一位,喻霈猜测应该是高年级的班长,因为他充当了一个导游的身份,领着大家一层层参观。

  这真是喻霈见过最简陋的学校了,每个年级只有一个班,且一个班里有近八十个人,对于从小到大都生活在顶天四十多个人的教室里长大的喻霈来说,在看见这么拥挤的一幕时,第一反应是质疑的。

  他们听得见老师的声音吗?

  他们有足够的空间转身吗?

  为什么不分成两个班呢?喻霈很疑惑,也问了出来,对着一直让她跟在自己身后的中年女人。后者很直白地说:“因为教师资源不够,一个年级只能配一个老师,这还是校长亲自教课的情况。”

  “这个学校不在国家重点补助的对象范围里,它是企业名人献爱心时候捐的,国家也没有修路的补助金,货物资源很难跟上,既没钱也没条件……”中年女人说了一半看向赵小晴,“很少有老师愿意来。”

  赵小晴笑了笑。

  教室虽然小,但是如果忽略墙上和天花板上的霉斑,它确实非常干净,角角落落都被人仔细打扫过。喻霈走了一圈,站在一把桌子面前,伸手摸桌面刻的一行字:青(被划掉)清华!我来了!

  她轻轻地笑了出声。

  男孩儿领着众人去二楼的食堂,说是食堂,其实就是两个窗口,窗口旁边挂着板子,上面写着一周的菜式安排。桌椅非常少,直接能数出数量,六个桌子,每个桌子配两把长椅。

  “你们每天在这里吃饭?”中年女人问小男孩。

  “对,我们下山太麻烦了,中午就在学校吃,下午放学再回家。”

  女人看了眼板子,说:“伙食还不错。怎么只有这么几张桌子?”

  “我们自己带了饭碗来,打了之后去座位吃,老师才坐在这里吃。”

  “这里菜好吃吗?”

  男孩腼腆的笑了笑:“还行。”

  由于放假,老师厨师都走了,食堂空荡荡的,没什么好参观,众人看了一圈就离开,碰上第一批回来的校长和志愿者们。

  校长让男孩过去:“带赵老师看了学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