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许旷,许家老亲。”
扈卿垂下眼帘:“你以前和我说起他还蛮多次的,后来一句话都不说了。”
俞明隽笑了笑:“有吗,我都不记得了。很晚啦,你早点休息,累到了我爸要说我。”
扈卿点点头,摆摆手进了房间。
这时月上中天,各人各怀心事。
许旷看着百度里的Frozen词条,苦笑不已——这特么是我死了以后才上映的啊,鬼知道,还真是鬼才知道。
俞明隽,你是不是知道了什么啊?
他忽然起了这么一个念头。
第三十二章
许旷的豪宅生活正式开启,想到和俞明隽大概只隔着几百米的距离,他不是没有想过制造点偶遇,然后干脆了断地告诉他,我是许旷,我回来了,你是不是也猜到了。
但是转念一想,答案是与否,他都要付出很大代价,倒不如不说。成年人的好奇心,放在工作和学习上才有益。许旷又恰好好奇心不重,决定把有限的好奇心放到无限的学习上去。
因为离了严嘉,许旷为了买书不得不重新学习网购的基本步骤,包括使用支付宝和微信等支付方式。很多年前他就听说移动支付会席卷中国,没想到势头这么猛烈,导致他现在握着人民币交易都会被嫌弃。许旷一边感慨科技发展的惊人速度,一边感慨自己真的需要很多很多钱。
郑阿姨上门,带来一屋子烟火气,也带给许旷一个叫他咋舌的时薪。许旷站在楼上的走廊上看她整理,忍不住盘算自己就算回到法律行业,做几年才能做到一个顶级家政的时薪?
三百六十行真是行行出状元。
他翻着那本翻得变厚的单词书,心里生出了一丝无力感。
小时候日子艰苦,但是许旷坚信读书改变命运,愿望朴素但直接,就是想上个好大学有个好工作。但对之后的人生,他还来不及细想。后来俞明隽出现,可以说大学、大学毕业工作几年,他因此始终对自己的未来缺乏平静的审视和长远的设想。他一脑门子热情扑在俞明隽身上,对当时的他来说,得到他祈求的爱仿佛已经够他奋斗一生,旁的事业成功家庭美满,好像从来没有进入过他的规划中。
然而燃烧过一波,壮阔过一波,涅灭过一波的许旷,回首往事,有些羞愧了。
旷尔·许察金反问自己,小时候那么努力地念书,那么迫切地想改变命运,为什么一吃饱饭一穿暖衣就思淫欲了呢?难道仅仅是因为俞美人太撩人?
嗯……好像仅仅是因为俞美人太撩人……
许旷痛心疾首悬梁刺股。
五一假期结束,给许旷的感觉是这个社区人多起来了气氛活泛起来了。郑阿姨亲自指导许旷加入了御景嘉府的业主微信群,有人在里面寥寥发言几句,基本都比较高冷,毕竟大家都是场面人。结果就在许旷搬进去的第三天也就是加入这个群的第二天晚上,群里有人发言:“为什么门口和小区里会悬挂五四青年节的横幅?”
物业的负责人解释说今天是五四青年节,市团委宣传部下达、区团委和妇联几个部门联合发文要求悬挂宣传节日的宣传横幅。
那个业主继续说道:“住这里的人有不同国籍不同信仰不同党派不同的历史见解,横幅可以撤掉吗?”
物业的负责人头大了,过了许久才回说五四青年节是法定节日,市里也有文件要求。节日过后专人会负责回收横幅。
这个回复的意思很明确,上头要求的不能不执行,但是过了五四这个时间就撤,不给您老多添堵。
但是发问的这个业主显然不满意,回复说:“这个小区是开放自由的,任何涉及意识形态宣传的任何形式的活动都不应该进入。”
场面非常尴尬了。
许旷看着一时沉默下来的手机,心想整个日理万机的群里除了这个发言的人,估计也就他这个业主闲得慌了。他下楼跑到门外,找到一条横幅拍了全景发到群里,因为到了晚上,视线不算好,但还能看清楚。
横幅上写着“五四青年节:青春梦 中国梦”,右下角是五四精神的八个字“爱国 进步 民主 科学”。
然后他又发了一句“这条横幅唯一不适合挂在这里的原因可能是来往看到它的人都不在14至28周岁的‘青年’概念里吧。”
之前的那个业主很快就回复了:“我出生于1989年,正好在这个范围内,那我是不是有权拒绝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