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醒_作者:澄秋噜噜噜【CP完结】(6)

2018-02-16 澄秋噜噜噜

  Robert没有理他,继续自己的提问:“如果让所有人进入QUIET是政府的阴谋呢?”

  何夕听了他的问题,看着面前正赖在屋顶上不走的夕阳,想了一会儿,缓缓道来:“其实政府刚刚开始推行QUIET走向大众化的时候,民众们普遍表示担忧,他们认为把自己的意识交给一个机器去掌控根本是无稽之谈。一个人之所以存活,就是因为他拥有独一无二的意识,这其中包括他的性格、记忆、三观、天赋、智力水平等等,这所有的因素汇集在一起,让他被标识为一个具有意义的生命体。而如果哪一天一个人的意识损毁了,那么他这个人也就不复存在了。所以刚开始,大家的排斥情绪很激烈。”他一边说一边扫视面前已经被荒废了几十年的房屋,犹想当年,每到傍晚,这些房屋里的灯就会一盏接一盏地亮起来,孩子们放学回家,从路口就可以闻到家家户户做菜的香味,他们急匆匆地和小伙伴们道别,迫不及待地钻入各自的房子中,然后家家户户传来温暖的欢声笑语。何夕也曾是其中一员——十八岁之前,他都住在这里。

  后来,这条街上组织过全国最大规模的“反系统(QUIET)”游行,他站在路边紧紧地拉着妈妈的手,看叔叔阿姨们高举着旗帜慷慨激昂地呐喊着。那些大人们步伐坚定有力,愤怒地挥舞着手臂将标语举到头顶,主动冲到无人机的镜头面前对正在直播的媒体宣誓自己不屈的信念,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一种必胜的骄傲。但他尤其记得父亲的表情,那个走在队伍最前面的男人,身材消瘦,衣着破旧,双手紧握着“反系统”的大旗,手指因为用力而泛白,脚步却有些颤抖。何夕那时不明白,父亲明明可以可以轻松地将12岁的自己举起来,为什么扛不动一个一人高的大旗。他还看到父亲紧紧抿着嘴唇,表情坚毅,虽然在一步不停地向前迈进,双眼深处却透着深深的担忧和恐惧。父亲似乎感受不到身后同行者们的力量,而是一个人在艰难地逆风前行,步履维艰。后来,事实告诉何夕,那不是他的错觉。

  游行过后,为了控制民众的激烈情绪,政府连夜发布通告,宣布QUIET的双重安全保障体制。其一,就是民众享有自由进入和退出的权利,并且公布了QUIET的运行原理,保证大家可以从中全身而退。其二,政府人员和一部分权贵身先士卒,宣布永久迁入QUIET,要在系统中为全人类的基础社会建设做贡献。并且宣布维持QUIET日常运行的人员由享誉全球的科学家们轮流担任,属绝对机密任务,任何其他人员不得干预(这其中就有徐磊)。有了政府的保证,人民的情绪稍稍平息,但小型的游行活动和反抗组织还是会时不时地活跃。不过这完全挡不住之后的移民大潮流。

  把政府的通告当定心丸,并且听了从QUIET中出来的人发表“梦一般”的感言后心生无限向往的人们,开始想尽各种办法凑集资金向政府购得QUIET的永居权。一家又一家的灯灭了,傍晚结伴回家的小伙伴们越来越少,直到最后就剩下何夕跟徐磊,而徐磊因为天才的编程思维被政府送去研究机构学习,一个月才回来一次。那个时候,何夕是恐慌而孤独的,他一边延续着父亲“反系统”的思想,一边在内心深处觉得自己是个异类,直到他进入“燕园”学习,逐渐找到自我。

  “Robert,其实政府不只有双重保障。”何夕沉默了许久,忽然说:“他们还有完美的最后一重保障——就是人类无穷的欲望。”他把声音放轻,带着一种蛊惑的意味,“把梦境变成现实,把所有从前不敢想不敢做的都经历一遍,谁不心动呢?你在里面不老、不死、无病、无灾,可以任意改变自己的外貌,穿梭在不同的年代,甚至可以找不同的人过无数个不同的人生。这是古代皇帝苦苦追寻的千秋大梦,你在今天终于可以实现了。谁会拒绝呢?”他自问,然后苦笑着回答:“可能只有我那群‘冥顽不化’的老师了吧。”

  Robert却说:“可是你的那群老师是对的。”他的语气甚至斩钉截铁,“你的老师们一直保持着独立的思考,这给予他们避免危险的直觉。”

  何夕脸上露出疑惑的表情,“可是宋校长甚至不知道现实物质无法带入虚拟世界。”

  “这不重要。”Robert语气严肃,何夕想象他如果有形象,应该会跟生气时的黄老师差不多,“重要的是政府的行为本身就是一个悖论。如果他们从一开始就预料到所有人都会进入QUIET,那他们为何要高价出售永居权?他们最后收来的这一大笔钱在现实世界中毫无用处。按照现有的逻辑推论,在现实世界,余留人员已经不足以支撑也不需要商品经济,人们在机器的帮助下完全可以达到‘不劳而获’,‘各取所需’的生活状态。而在QUIET里,大家畅快遨游,随心所欲,货币这种东西更加是无稽之谈。那么这笔钱到底打算用来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