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这盛世美颜有何用_作者:拉棉花糖的兔子(16)

  当晚在场的观众也有抱怨,齐涉江就去演了一次,可故事他也没说完,他们上哪去找结局啊,万能的互联网都搜不出来。

  可空口这么说,以齐涉江之前的名声,谁敢信他说故事把人给说入迷了?你说他长太好看把观众都圈粉了还靠谱一些!

  压根也没掀起波澜。

  倒是这一次齐涉江还弹了三弦,水平到底怎么样,好多人也不懂三弦,瞎讨论了一番还跑题了。

  ——看这架势,难道,接下来齐涉江会做歌手?学他妈,用脸唱歌?

  还有人去艾特张约,叫他来品鉴一下,毕竟关于齐涉江的金句最早就是他提供的。

  张约正闲得无聊,一刷微博看见了艾特,立刻想起在菠萝传媒遇到的齐涉江本人。

  那会儿他是很意外的,自己嘲过的人居然主动来搭话。

  张约心底很犹豫,那齐涉江又特别真诚地对他笑,笑得还挺好看,把他眼睛都晃了,一瞬间都不好意思维系高冷毒舌了。

  谁知道他好容易下定决心,搭理齐涉江了,齐涉江反过来把他给涮了!

  小心眼的张约先就转了微博,说:“还没听。长得真好。”

  评论里充斥着笑声:就知道张约不会让他们失望。

  张约之前也没听过演唱会版,这会儿随手把视频点开了。根据以前的经验,他用脚都能挑出一堆槽点。

  上来就是一段三弦,张约愣了一下,他虽然不懂三弦,但音乐是共通的,他分得出好赖啊。而且到中间,齐涉江还用弦声模仿了雁鸣!就这个水平,比他的钢琴实在好太多了!

  再接下来,齐涉江还唱了曲艺,就那个共鸣,那个气息……

  张约:“???”

  不,这不是他认识的齐涉江!

  张约把进度条拉回去,又把《何必西厢》听了一遍,两遍,三遍……没有假弹,没有假唱,这个现场,夏一苇也许有错,齐涉江一点没有!

  妈的,唱得还挺好。

  这个齐涉江有毒吧,唱歌和唱曲艺区别怎么这么大的?有这本事你上节目不表演?

  现在好了,他的微博岂不是很尴尬!

  说到微博,张约发现出现了一个认证为某省曲艺团弦师的网友“老白不白”激情留言:“心情无法言表!好弦!改编得也好!副歌部分的巧变弦丝技巧纯熟,以声传情!”

  张约:“…………”

  他没听过原版,所以还改编了?

  “老张,吃饭了。”乐队的鼓手探个头进来,催张约来吃东西。

  算了,先吃东西。

  张约放下平板电脑,懒洋洋走到客厅,哼着歌打开外卖。

  乐队其他仨人你看我我看你,半晌,鼓手神情复杂地问道:“你刚哼的是《何必西厢》吗?”

  张约:“………………”

  ……X,齐涉江真讨厌!

  第七章

  那日柳泉海回去后,第二天就打了个电话到孟家,想给孟老先生说一声,他挖掘到了子弟书的继承人,毕竟他老人家也很关心曲艺文化传承,不单单是相声。

  孟老先生高寿都九十多了,是当今相声界辈分最高的老前辈,可以说见证了相声的兴衰。从撂地卖艺的年代,到能进茶馆里,单独开相声园子,再到后来有了电台相声,电视相声,乃至而今的日渐式微。

  打他这里往下三、四辈儿的儿孙,也都是说相声的,徒子徒孙就更是多了去了,真正的相声世家,桃李满天下。

  接电话的是孟老先生的孙子,同为相声演员的孟静远,他和柳泉海徒弟曾文做了二十来年搭档,关系亲厚,自然和柳泉海也熟识。

  “静远,老爷子醒着么?”柳泉海难掩兴奋地道,“我昨儿个可是有奇遇,遇到一个会唱子弟书的小孩儿,还是个两门抱,也是咱们相声门的,台风还有些肖似老爷子,非常稳当。”

  孟静远先是惊喜,“真的假的?这,这一年轻人是打哪学来的?”

  柳泉海将昨晚的遭遇复述而来,将欣赏之情展露无遗,“虽说是个海青(没有师承),但实在难得!我想把他带去,见见老爷子,让老爷子品一品,他那子弟书唱得如何!”

  孟静远叹了口气,说道:“正想和您说,爷爷近来病情反复,下不得床,如今在静养着,见不得客。”

  柳泉海的笑容顿时敛住了,这把年纪了,年轻时又吃过苦,老来病痛难免,他只得转达一下问候,希望老爷子保重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