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眼_作者:北南(140)

  安德鲁,从事生物学研究, 最新研究项目……

  刚看完第一行,乔苑林在走廊拐角和一人撞上,对方觍着啤酒肚把他弹得后退,他的手机摔了,对方的资料册也掉在了地上。

  他站定,看清是孙卓,算起来,这是他调走后第一次碰面。

  孙卓也看着他,毕竟是领导,不能主动打招呼,便捂着充满弹性的肚子等他开口。

  乔苑林弯腰捡起手机,资料册散架飞了一片A4纸,他一一拾起来,按页码顺序利落地排好。

  第一页是人物介绍,安德鲁,华人生物学家……他“咦”了一声,说:“老大,要做人物专访吗?”

  孙卓接过册子,回道:“八字还没一撇。”

  乔苑林订阅的新闻频道有几十个,关于这位“安德鲁”,国内媒体毫无动静,他不禁佩服孙卓的新闻触觉。

  开场白比两人设想中要自然,孙卓玩笑道:“在新栏目怎么样,听说前一阵累得晕倒了?”

  乔苑林不好意思地撸头发,说:“挺好的。”

  这是真心话,一开始他的心里多少有些怨气,现在连同争执时的愤愤不平,全部翻篇了。

  孙卓说:“你负责的两个新闻我都看了。”

  乔苑林笑:“没让您失望吧?”

  孙卓仿若嗟叹地呼一口气,从踏进电视台实习开始,乔苑林就在他眼皮子底下。外表不像能吃苦的,偶尔娇气,缺心眼的时候连台长也敢吐槽。

  但一批新人里,乔苑林却是最有天赋吃这碗饭的,体弱而志强,聪明又有自己的固执。不过初出茅庐的崽子都这样,遇事才能看出原则性,与所谓的职业信念。

  孙卓说:“你身上有一股劲儿,像你妈妈。”

  乔苑林道:“她是我的榜样。”

  “但也不完全像。”孙卓似笑非笑,夸赞中掺杂了一丝期待,“也许你会比她更优秀。”

  乔苑林备受鼓励,说:“那我争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孙卓看一下手表,该走了,擦身之间稍停,说:“人不一定需要榜样,真正能驱策自己的,是在良心上竖一把标杆。”

  乔苑林微怔,在他印象里,孙卓完全是个实干派,鲜少用道理和感悟指点手下。他思忖着,孙卓拍拍他的肩膀,走了过去。

  “老大。”他在背后出声,“你把我调到十二楼,不是为了惩罚我对么?”

  孙卓问:“那你觉得是什么?”

  乔苑林曾反反复复地思考,这一刻答案明晰。他如果沉沦,就是惩罚,他如果做一只鲶鱼,在半死不活的环境里搏出一片天,就是考验了。

  他声调不高,却掷地有力:“是什么,由我自己决定。”

  孙卓回过头,赞许之意压在无波的表情下,说:“好好干。”紧接着拧起杂乱的眉,“不过你是故意的还是不认真?”

  乔苑林凛然:“我怎么了?”

  “一次程警官的专访,一次伟哥案。”孙卓细数,“无论开场还是字幕,都没有喊栏目口号。”

  乔苑林嫌弃道:“太土了,不知道哪个土鳖起的。”

  小达出马,一个顶俩,其实他怀疑是鲍春山起的,但不敢问,怕被骂得猝死在工作岗位上。

  孙卓的目光高深莫测,说:“是我起的。”

  乔苑林震惊:“您?”

  走之前,孙卓道:“当初八达通的主编,就是我。”

  入秋以来天黑得早了,将近八点,天空一线白光也寻不到了。梁承下班稍晚,比平时到电视台接人迟了半个钟。

  乔苑林在门口等,坐着栏目组发的两箱橙汁。他盘算好了,每天上班带一瓶,在家不喝,省的又被测血糖。

  奔驰稳稳停下,梁承下车帮他搬,偶一扭头,见雷君明从大楼里出来。

  乔苑林赶忙上车,杜绝一切尴尬场景的发生。梁承绕到另一侧坐进驾驶位,给油滑入大街,在倒车镜里多瞅了一眼。

  音响随机放到一首《三人游》,真够应景的,乔苑林打岔道:“还有《二人游》和《四人游》,你听过吗?”

  “没听过。”梁承问,“拒绝了么?”

  太单刀直入,乔苑林反应了一下,回答:“嗯。”

  梁承又问:“怎么拒绝的?”

  这跟“知道错了么”、“错哪了”一样令人头疼,乔苑林道:“我就跟他说,我们不太合适。”

  “不合适?”梁承觉得后患无穷,“你确定他死心了么,你应该直接说不喜欢,看不上,绝无长能。”

  乔苑林随口说:“你以为谁都像你那么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