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眼_作者:北南(39)

  他计划好了,老师和助教都下班了,摸一会儿鱼就偷偷回家。不料他上坟般移动到实验楼,段思存居然先一步坐在了实验室的讲台上。

  几分钟后,一拨毕业班的学生涌进来,段思存是加班指导他们的学期论文。

  乔苑林在角落忙自己的,冷不防一阵欢呼打破了认真的学术气氛,他抬起头,原来是段思存表扬了某一组的实验设计。

  他想,至于么。不过段教授表面亲和,实际严苛,就任这些日子从没称赞过谁。

  被表扬的一组学生有点飘,问:“段老师,您觉得我们水平怎么样?”

  段思存说:“你们都很优秀,也好学。”

  学生又问:“那我们和七中的学生比,谁更强?”

  乔苑林默默看好戏,虽然七中是他的梦中情校,但人都有好胜心,他和那些同学一样不希望被比下去。

  段思存笑道:“七中和德心是公立和私立的两所标杆,性质有区别,水平无高低。”

  学生们说:“太官方了吧,您就说两边的学生谁更强?”

  段思存道:“都很强,也都有不那么强的。”

  学生不套出答案不罢休,将范围缩小:“那您最厉害、最得意的学生是哪个学校的?”

  另一人插嘴:“段老师更久以前是大学教授,肯定是大学里的学生。”

  段思存摇了摇头,镜片后的目光迟滞、晦暗,像飘远了。他没有打太极和编造一个大家想听的答案,说:“是我在七中的学生。”

  大家发出失望的嗟声,乔苑林也觉扫兴,低头继续录入实验数据。

  有人不死心,说:“段老师,那个学生是七中的年级第一么?”

  段思存道:“当年是。”

  “当年?”

  段思存回忆着:“他是前几届的,是我教过最优秀的学生。理想坚定,天分极佳,前途不可限量。”

  “那他已经毕业了?”

  “高考怎么样,考进哪所大学了?”

  “读什么专业?”

  面对大家的七嘴八舌,段思存敷衍地笑了笑。

  乔苑林肚子饿了,补完一节实验举手:“段老师,我完事了,能走了吗?”

  段思存说:“可以,报告明天交给我。”

  乔苑林收拾书包,纠结要不要在路上吃顿饭再回家,离开实验室,里面的说话声渐渐听不到了。

  那群学生不依不饶:“段老师,您还没回答呢。”

  段思存的脑海莫名浮现出摩托车上的身影,他沉下面孔:“我不记得了,赶紧干活儿吧。”

第17章

  岭海岛发生的事情成为乔苑林心上的一道坎,他跨不过去,有几次想要告诉王芮之,话到嘴边又艰难地咽了个干净。

  他和梁承交流甚少,在家里低头不见抬头见,也只是侧目一眼的擦身而过。他看梁承是个违法乱纪的社会青年,梁承看他是个学习态度有问题的高中生。

  他悄悄关注着梁承的举动,如果有情况,他会第一时间报警。他就不信了,偌大的平海市难道每个派出所都会包庇罪犯?

  有一天一辆面包车突然停在巷口,他吓了一跳,以为来了一伙人寻仇,幸好虚惊一场,是街坊找的搬家公司。

  乔苑林每天上学就够累了,还要提心吊胆,把他的冷白皮熬得微微蜡黄。

  幸好这些天梁承没怎么出门,大部分时间待在房间里,偶尔去附近的小吃店解决一下午饭。

  周六一大早,乔苑林去了补习班。今天是每月一次的数理能力提升考试,新来的七中理竞班学霸也将首次参加,所有人都提着一口气。

  酸爽地考了一上午,乔苑林考完打开手机,有三通姚拂的未接来电。

  他赶回晚屏巷子,姚拂百无聊赖地站在巷口的电线杆下,短裙飘扬,脚边放着两只购物袋。

  乔苑林的姑姑给他买了些营养品和衣服,让姚拂送来。他帮忙接过,指着旗袍店说:“就那幢楼,你怎么不去家里等?”

  姚拂说:“我妈说你住这儿,我们送东西,好像你姥姥照顾得不好似的,所以我没去。”

  大中午的,乔苑林豪爽道:“那我请你撮一顿,走着。”

  隔壁街有十几家小餐馆,虽不高级,但经营多年有口皆碑。乔苑林带姚拂挑了家生意最好的老胡川菜,正好店里刚空出一桌。

  位子临窗,乔苑林脱下罩在短袖外面的衬衫,扔给姚拂,说:“坐下盖着腿。”

  点完菜闲着无聊,乔苑林回忆卷子上的一道题目,写餐巾纸上又计算一遍。应该没错,不知道那位七中学霸有没有做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