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声从睡衣的口袋里拿出一个用宽幅透明胶贴得很整齐保存得很好的字条,那是他们第一次见面那天,林声在宾馆洗澡,沈恪等他时写的。
沈恪写:很高兴认识你。
这张字条被林声一直保存着,之前群租房闹了小偷之后他有好一阵子没找到这张字条,还以为被弄丢了。
昨天晚上跟沈恪一起收拾行李的时候,林声突然看到这张字条竟然在行李箱的夹层里,他有种失而复得的喜悦。
沈恪没想到林声竟然还留着这个,他笑着说:“我可能那时候就爱上你了。”
“不管是不是那会儿就爱上了,但我们的故事确实是从那天开始的。”林声说,“如果你没约我见面,我可能活不到现在。”
曾经想过死,如今就只想好好地活。
要留着这条命,去爱自己的心上人,去等待尚未实现的理想。
困境不会永恒,但爱与理想永垂不朽。
林声说:“你是我生命的转折,一直带给我好运气,我也想为你做点什么,比如给你当模特,或者让你毫无负担地去创作。”
第50章
就像林声说的那样, 第二天一早起床后他就抱着笔记本开始写简历。
他的手机坏了,没去修,简历上的联系方式索性直接写了沈恪的号码。
沈恪心里还是有点不是滋味, 总觉得自己对不起林声, 他在一边调颜料, 时不时偷瞄林声。
林声笑他:“看着我写简历, 有创作灵感了?”
沈恪无奈地耸耸肩:“没有, 就是想多看看你。”
说完, 沈恪突然想起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他放下颜料盘,起身打开衣柜找到了自己昨天穿的外套。
他从里面拿出了一个U盘:“差点把最重要的事忘了。”
他要看林声写的书。
沈恪打开了自己的电脑, 坐到林声身边。
“你忙你的, 我看我的。”沈恪靠在林声身上, “生活真是不错。”
林声笑了, 转过去亲了他一下。
是, 生活真的不错, 有人爱, 有力量, 心底里苟延残喘着的期望逐渐恢复了元气。
林声在写简历的时候其实是有些迷茫的,他从前读书时的专业和后来的经历过分割裂,甚至可以说他近几年根本就是空白的,他怎么可能在简历上写他最近的工作经历是给某知名畅销书作家当枪手?
而且他也并没有想好自己究竟要去做什么,不知道跟职场生活脱离这么久之后的自己能做什么。
林声的简历写得很慢,写一写再到招聘网站看一看。
他会不自觉地去搜索跟出版相关的工作, 内心深处还是在想, 就算我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作家, 但也还是希望自己能站在离文学最近的地方。
林声收藏了几家出版社的招聘信息, 正规一些的出版社都要求编辑有相关专业的学历或者从业经验,不过没关系,一个出版社除了编辑还需要其他岗位的人,林声甚至想,他都可以从出版社的前台人员做起,毕竟现在的他要去找一份像样的工作,的确没有什么优势。
他偷偷地叹了口气,然后看向身边的人,发现沈恪看得很认真,眉头微微地皱着。
沈恪是个很少会看小说的人,上学的时候老师会让他们多读哲学,因为艺术本身就是哲学的另一个展现方式,好的艺术必定要有深刻的内涵,有丰富的故事性在里面,要有层次,启发世人。
于是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沈恪几乎每天枕着哲学类书籍睡觉,看倒是真的看了,可能领悟到的还是少了些。
老师说:“你可以试着看看有哲学性的小说。”
沈恪摇头,不愿意看了,他觉得还是继续画画吧。
那时候的沈恪一直觉得,很多事情未必一定要从书里了解,生活中也处处暗藏着值得思考的哲学道理。
正是因为自己的这些观念,加上他那时候看书看出了畏难心理,后来就很少再主动阅读了。
可林声的小说,开头第一句就抓住了沈恪的心。
沈恪明白,或许他应该站在一个客观的读者立场来审视这个故事,然而他没办法,他根本无法把自己摘除出去,因为林声写的就是他们俩。
林声写的那句“我是在一个大雪天跟他见面的”,短短一行字,沈恪顺间回到了那个雪天,他顶着风走过去时,看见了头上、肩上落满了雪的林声。
那一天的沈恪是为林声心动的。
或许很多在当时没有被主意的细节回头重新看过去的时候会被无限放大,沈恪惊讶于林声的敏锐,在叙述那场相遇的时候,不仅把沈恪带回了当下,更提醒了他当时自己都没太在意的细小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