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的前路如何魏展毫不关心,他开始着手重振御海,另一缕目光冷盯着金水传媒。
有了假设再逆着推回去,从秦堂寻找到的足迹来看可以确信家成之便是当年消失的罗启均,不得不说他隐藏得太好。为报复一事家成之花足了心思,他的公司却并非无懈可击,或许从一开始他就没打算由此富贵显赫,被困在仇恨里的人,无论做什么都是为其考虑。
也能理解,倘若身份对调魏展自信能比他更加丧心病狂,不过事情牵扯到魏寻,何况那小孩儿险些因此丧命,便没有任何同类相惜之情可言。
表面来看,金水传媒一片形势大好,旗下签约数十位明星导演且有一众长期霸屏的新生代,除此之外其掌权人并不满足将金水传媒定义为“娱乐影视”公司,从三年前初步显露出野心至今,业务版图已经扩宽到拥有影视娱乐、互联网娱乐、品牌授权三大主业,副业显得同样辉煌蓬勃,电影电视衍生以及院线均有涉猎。
三年前正是国内电影业务达到巅峰的一年,彼时金水传媒市值于8月创下390亿新高,位居第二,第一是魏氏南山影业。
南山这样的老牌传媒公司早稳坐第一多年,没什么好稀奇,但众人对于金水的成绩却不得不啧声称赞,上市不久便急蹿入位,着实让人惊叹其老总的手段。
年纪轻轻相貌堂堂又身家赫赫,家成之的魅力远高于他手下一众小明星,如果没有仇恨牵绊他大概能走得更远,但也难说,一眼望去他的气质儒雅干净,能够合理推测少了利剑高悬他便很有可能会去从事学术工作,哪来这样多勾心斗角。
可命格书上看来他该有此一遭,评论好坏那得等历劫之后再来回味,现下他只能闷头走。
父亲的惨死推着他不断往前,于辉煌之下,魏展掘出了他的致命弱点,急于求成。
电影方面,金水在飞升至第二后很快反超南山,速度之快让人一度怀疑其掺水程度。
回头分析,三年前金水共计9部电影,票房总计33.2亿元,南山7部,统共37.8亿元,南山领先13.9%;两年前金水共计8部电影,票房总值42.6亿元,而南山8部只有39.5亿元,金水传媒领先7.85%,实现反超;上一年金水传媒11部电影,共赢得票房49.7亿元,南山依然8部,总值47.2亿元,金水领先5.3%。
第67章
虽然抢到了第一,但从电影部数和领先百分比来看,实在胜得很艰险。
根据以往情况预估南山夺回王座不会太难,但问题出在一连串负面事件让老魏家遭遇了滑铁卢,上半年三部电影所带来的票房没有看头不说甚至公司被逼到停牌边缘,进入前三基本无望。
最强劲的对手失利本该算作天大的好消息,可就手头资料来看,金水传媒简直太不争气,上一年为之带来最大票房的两部电影均是与星灿传媒联合出品联合发行,剔除这部分收入后金水盈利根本谈不上风光。
归根结底,他们选的路太过快餐式,钱钱钱,目的只此一个,对于资本来说这目标当然无可厚非,关键在于吃相实在狼吞虎咽得骇人,什么火做什么,扯犊子综艺一大把,不入流的代言也是来者不拒。
前几年倒好,市场大爆发趁着热潮拍爆米花电影狠赚了一笔,又深谙明星效应,能塞就塞,随手点一部里头都几乎全是片酬千万级的观众熟脸儿。跳舞的当了皇帝唱歌的做了打手,卖的就是粉丝票,图个乐呵,跟艺术沾边多少不在考虑范围。
如今风气变得这样浮躁,真要追究原因谁也跑不了,南山亦是,老板是资本家不是慈善家,晓得拍烂片儿是肥猪熬油的好生意他傻了吧唧不下筷子?但年终报告一摆出来,魏氏七八部里总有那么两三部奔着大奖去的,整体而言口碑票房一样不落。就算是《极乐城》这种由于题材敏感故而纯属冒风险两头都难以把握的电影,砸进去的钱即便赔个精光也不会是造成建筑摇坠的因素。
金水不一样,它没办法同先前财大气粗的魏氏相比,在旧方法被市场嫌弃后它要站稳脚跟便必须拿出硬实力。基于这点,家成之从一年多前开始疯狂为公司吸纳有名气的台前幕后人,沈导是其中一位,任重而道远,兼具拍片和给魏寻下套这两个作用。后一个他完成得极为出色,但打从他决定完全依附市场起,便可说已经失去了拍出好片子的能力。除非他是能取得完美平衡的天才,但天才哪有那么多。
沈俊成是金水现状的缩影,急速蹿红后很快走起下坡路,就算是它攀至顶点的那一年带来丰厚利润的主要原因也得归咎为走了好运气,对投资人而言电影是靠天吃饭的行业,而更要命的,这间公司不过是家成之复仇的踏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