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款创业_作者:清蒸日华(411)

  梁君澈:“所以老板被你折服了?”

  王飞牛:“我结束后,老板告诉我,那产品不是音响,是计量米桶。”

  梁君澈:……

  王飞牛 :“你说霓虹人是不是有毛病,米直接拿个量杯舀不香吗?不过最后我还是被录取了,因为我们老板说,做销售,最重要的就是足够不要脸。”

  梁君澈:……

  王飞牛:“爱情也好,工作也罢,需要的就是厚脸皮。古人说得好,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梁君澈:……

  “这典故是说厚脸皮?”

  “差不多嘛,融会贯通!”

  看来苟玳的“胡扯辩证式哲学”,早已在布岱公司发扬光大。

  ==

  苟玳最近很苦恼。

  一方面是因为【不怠农夫】的业绩又超越预期模型了。

  在看到上官静娴的月度总结时,苟玳差点将太阳穴揉穿。

  他和甘胜元的合作,一直属于“互利共赢”,然而他只想要“可控共赢”,并不想要和脱缰野马一般的赢。

  【胜元下午茶】的扩张比想象的快,尤其是在几次营销活动之后,非但没有呈现颓势,反而迅速扩张,【金山晚餐】无力阻挡。

  供应需求同比扩张后,【胜元下午茶】没有与新供应商合作,而是很放心的继续由【不怠农夫】供应。

  苟玳最初为了弥补某些品类,比如鸡肉、鸡蛋等不足,向村子里的其他农户采购,统一检验、消毒、处理后再转售给【胜元下午茶】。该举措的初衷,只是调量补差。

  不曾想,他优秀的员工们,将其做成了一项主营业务。

  再有【胜元下午茶】大量需求后,园区的供应跟不上,王飞牛等员工便扩张了“补差范围”,收购周边农户的各项产品,赚取大量“差价”。

  好在业绩虽然超过预期,还没达到不可控的范围。只要“大兴土木”的第三产业开始建设,入不敷出的情境定能实现。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苟玳的计划还没开展,北城开始对农村建房进行大整改,该段时间内,所有建筑手续不批,工程不能开展。

  没办法走捷径,苟玳只能动更多脑子来筹划“破产方式”。

  苟玳近日研读了大量农业园区的案例,尤其是发展“第三产业”的园区,打算“取其糟粕、去其精华”,总结出最有效的破产点,且破产同时,能够不对投资人和周边农户产生负面影响。

  布岱员工并不知道老板的心思,只是暗地里纷纷感叹:“老板就是老板,永远快我们一步,未雨绸缪!”

  若工作的烦恼尚且在可控阶段,感情的烦恼就非智力能够解决。

  在看完梁君澈诚意满满的《个人情况说明书》后,说没有一点感动是假的,然而这份感动,并不足矣打破苟玳经年累月形成的价值观念。

  他们终究不是同道中人,与其将来因爱生恨,或者情难自拔时再抽身离开,不如趁现在相忘于江湖。

  苟玳的办法也很简单,冷落对方。

  年轻人的荷尔蒙总是旺盛,等过了几年再回头看,或许都会惊讶当年为何如此喜欢一个人。

  然而梁君澈仿佛没感觉到他的冷落。

  先是向王飞牛寄养了一条流浪狗,而后借着狗的理由隔三差五出现在园区。

  苟玳作为老板,也不好干涉员工私生活。

  于是梁君澈得寸进尺,看狗罢了,顺道再看看两只胖三花。看完胖三花,顺道再蹭一顿饭。

  如果园区不供饭,梁君澈也能自己准备出火锅宴,和布岱员工其乐融融。

  这种时候,苟玳总是冷眼旁观。

  梁君澈却丝毫不受影响,依旧“我行我素”。

  比如吃火锅时,在他的冷眼中,给他夹堆出小山的菜;

  比如对方夜宿园区,第二天一早,自己门口一定会挂满早餐;

  比如跟在布岱众人身后考察园区,在苟玳球鞋鞋带散开后,不顾众人诧异的目光,蹲身为他系鞋带;

  ……

  还有那一堆显然没话找话的手机信息。

  除了每天雷打不动的小作文日记,心得体会,自从上次梁君澈误转发了一条打车优惠助力的信息,而自己没看清帮忙助力后,梁君澈仿佛找到了沟通新途径。

  于是每天,苟玳都能收到对方一条类似【我正在聚少少0元领商品,去APP帮我砍更多吧!】之类的垃圾信息。同时附上一个楚楚可怜的表情,加上一句【学长,帮我点一下吧。】

  苟玳无语,就算栋元集团破产了,梁君澈也不至于沦落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