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你不应该怀疑一个天才的学习能力。”我对自己很自信,“那些课程我完全可以自学,照样拿高分,而且院长已经对我许下话,说只要我下学期的绩点不低于3.0就不让我留级。”
“还真臭屁!”她嚼了几口果肉。“看来去部队里待了半年把你的自信也提高了一大截啊。”
“理应如此!”
她对我说:“我从来没见过有谁的脊背和腰板能挺得比一位军人更直。”
这句莫名其妙的话我当做是对军人的赞美与钦佩。
冬天瘦弱的翅膀还清晰可见,江南的雪像是一位害怕见到阳光的精灵,于寒冷深沉的夜里悄无声息地降临在冬之大地上。第二天清晨里,随着一声声惊呼与惊喜,发现她们正悠然恬静地眠卧在那一丛青草上,那一株不知名的矮树上。细薄细薄的漂亮一层如同白盐,上面微微泛起一道道轻浅的脚印,间或某些地方已融化过半,与僵冻的泥土和成一滩黏稠状似的面糊。可爱的学生们总也不厌其烦地拍出各种优美活泼的美照,一些正值青春年少的娇嫩姑娘们撑起各式各样的花伞,仿佛忧郁轻愁的大地之女在烦恼着昨日之伤,冰亮的雪儿静悄悄地滑翔到她们的伞面上,生怕惊扰到里面的沉思者。
东北的汉子嘲笑南方孱弱的雪,讥讽头顶上多此一举的遮雪伞。
上次见到雪还是在我五岁的时候吧。小屁孩穿着沉甸甸的棉袄,臃肿得像是一只正在孵化小鸡的母亲,蓬松着全身棕麻色的羽毛,我和流萤,还有村里的其他几个小孩子在已经被农人们翻耕好等待来年春天播撒种子的空旷地里欢叫。大人们自然不许,大声呵斥我们会把泥土踩实,开春不方便种庄稼。无忧无愁的小孩子哪能管得这么多,欢跑得累了,就在地里挖陷阱,我们就用稚嫩通红的双手刨出几个深一拃的小坑,然后伪装好,专意去挑衅在挖野葱的哥哥姐姐们,让他们追打我们,以便将其引着踩进陷阱跌跤。
正是那时,暗灰色的天空飘飞着小雪。这雪是真的很小,小到只有从眼角里挤出来的眼屎那么大,小到一碰到不论是暖乎乎亦或冰凉凉的手都即刻融化成一丁点水的程度,小到不能通过肉眼分辨出它精美的纹路——其实也来不及分辨。我们猜测,或许在几百片雪花里会有一两片个头大的,若是瞧见了,便个个大叫着去争、去抢、去接住,在它来不及化为水之前,伸出舌头舔化它。尝尝雪的味道。我们会羡慕远处白了头的山,计划着去山爷爷的头上蹦跳,幻想着捏雪团、打雪仗,堆雪人,就像电视里和书本上描述得那般美好快乐,为此我们甚至争吵着提前分好了“打仗”的两小队。中午吃过饭,我们隔山眺望,惊讶地发现山尖儿的雪都化掉了,老头子又变成了一个戴着阳光小帽的青年小伙。竟是这般的神奇。不禁让人遗憾失望。
还是那山永恒依旧,不像人,只能老去。
开学一周后,特别行动局的一个情报科人员联系上我。兴许是在军队里养成的好习惯,或是高中时留下的“隐患”,我很早就起床了。穿上轻便的羽绒服,系上钟无盐送给我的围巾——实话实说,她亲手织的围巾是真丑,手工无可挑剔的粗糙,配以单一的蛋黄色绒线——软毛毛的绒线紧贴着脖颈,刚开始围上脖颈处总有点别扭不适。
天际还没有泛起银白的光,趁此时机,雪精灵漫天飞舞,跳着一支支婀娜多姿的优美舞蹈。能在这种时日早起上课的大学生们可谓是相当的有自制力的,无论勤奋与否,都是今日之豪杰。呼出的气息在冷空里结成白霜,吃完早饭,我将已经冰凉的双手揣进衣袋里暖着,踏着不缓不急的步子走向校门,上了车。
他把我带到了市郊外的一家研究单位里。隔着车窗,看见成百上千处杂乱无章的白,突兀想起高中语文老师讲的一首唐代张打油作的打油诗:天地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黑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感觉就似谢朗对答谢安“大雪纷纷何所似”的“撒盐空中差可拟”一般。
车开到门口保卫处,压下身份证,再经过两道武警岗哨最终才得以进入其中。我整了整围巾,跟在前面这个穿得腰肥腿粗的情报人员后面,许是他注意到了我的观察,对我笑着解释:“家里母亲担心儿子在外受凉,特意嘱咐我穿上棉裤毛衣。”他并不肥胖的脸和不粗的手指证明了他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