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珍玉食_作者:清韵小尸(200)

  然后他开始一样一样把其中的美食都归拢摘抄出来。

  一百多道菜,自然需要有所取舍。

  花荼决定先从自己喜欢的来进行开发。

  第一道要攻克的就是茄鲞。

  这道菜是刘姥姥进大观园时吃到的菜,书中借着凤姐的话讲述过制作方式,是红楼梦之中描述最为详尽的一道菜品。

  这道菜太关键了,人们来吃红楼宴,一定要尝尝这一道茄子。

  如果味道做得不好吃,不符合人们心中的想法,那这红楼宴就算是垮了,后续的菜品再好吃,也引不起人们的兴趣。

  花荼仔细研究了,认为这其实是一道卤菜,也可作为凉菜。

  茄子本身没有什么味道,水份又多,于是就用鸡油借味,用鸡油替代掉茄子里的水份。

  吃的时候既有茄子的口感和味道,又有鸡肉的香味。

  《红楼梦》书中描述,茄子炸过以后,配料用鸡汤炖煮收干,随后用糟油拌过,再用油封存在罐子里。

  这方法看似详尽,其实却没有说清楚究竟要怎么用料,怎么成盘,更没说清楚需要什么配料,怎么配比,比如蘑菇是哪种蘑菇,糟油又是哪种口味,都需要厨师来发挥。

  花荼只能去查阅各种的资料,观看各种影像,为了符合现代人的口味,还要进行一些改良。

  这一道茄子他们反复折腾了快要一个月,到最后花荼终于满意。

  除了这一道菜,花荼还下力气开发了宝玉挨打以后喝的小莲蓬小荷叶汤。

  这其实是一道面疙瘩汤,汤底要清凉,鸡汤为主,滤去油脂,面点配色要翠绿好看,味道也要好吃,才能够让人念念不忘。

  《红楼梦》之中所写,这道菜用的是银子做的模具,现在各色磨具很多,更好压制脱模。

  这道菜开发起来没有太大的难度,很快就复制出来。

  花荼精益求精,他在面疙瘩和汤的调味上下了功夫,做了各种的改良。

  到最后这道汤变成了一道神仙汤,喝下去一口,就能够感觉到满满的安慰感。

  就这么一道菜一道菜开发着,花荼一共选择了二十来样有代表性的红楼菜品。

  荤素搭配,食材丰富。

  到了九月底,他终于和慕颂之商量着,可以开始请人试菜了。

  慕颂之看着花荼忙活了这么久,早就对着红楼宴非常有兴趣。

  他帮着约了江九宁他们几个过来试菜。

  江九宁本来正在外地度假,一听说花荼这里开发了红楼宴,不用多说什么,直接就从外地飞了回来。

  彭一航和华严株也来了,几个人好久没聚,都等着开宴。

  今天,花荼把红楼宴开在了灵芝轩三楼上最大的一间包间里。

  里面还做了一些布置,书架上摆了各式的古书,里屋的桌子上有笔墨纸砚文房四宝,桌上摆着各式的插花。

  最为好看的是一面墙,挂满了工笔图,江九宁走过去啊了一声:“这画的是金陵十二钗!”

  那面墙上正挂了十二张画,黛玉葬花,宝钗扑蝶,元春省亲,史湘云醉眠芍药裀,一张张美人图栩栩如生,仿佛把众人引入了红楼梦中。

  众人看了一会,直到开始上菜了才坐下来。

  每位客人的面前都摆好了杏仁茶和一份菜单。

  花荼把这红楼宴做得十分考究,菜单直接是一本小册子,上面附着红楼梦里的原文,下面配着美食的配料说明。

  这菜单翻看起来,一种书卷气就扑面而来。

  首先上来的是几道凉菜:糟鸭掌鸭信,枣泥山药糕,松子鸭油卷,炸鹌鹑。

  这些菜里道道都有故事,摆盘古意十足,十分精美。

  处处都透露了两个字:讲究。

  接下来就是大名鼎鼎的茄鲞,每位面前上了一个小碟。

  里面的茄子腌到金黄色,配着鸡丁,堆起来像是一座小山。

  江九宁顾不得吃别的,直接就奔着茄子去了:“我过去看书,就馋这道菜很久了。”

  慕颂之也好奇花荼的开发成果,他夹起来吃了一块,茄子是软的,入口还有着茄子的清香味道。

  其他的调料虽然多,但是并没有喧宾夺主,蘑菇碎和笋子的味道还可以尝出来一些,像是腌制后的蘑菇酱。

  再品尝下去,茄子不咸,但却味道丰富,最浓郁的,是鸡的味道。

  由于腌制过许久,各种味道融入了一起。那香味在舌尖上,经久不散。

  花荼等着众人的反应,慕颂之点头道:“这道菜不错,比我看书时想象得还要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