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欣抱着洋娃娃看着坐在地上拼积木的三个人,惆怅地叹了口气。
舒欣一直都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亲弟弟,总是跟姜家那两个小坏蛋最好呢?
为此舒欣对舒文有了第一次姐弟间地促膝长谈,只可惜两岁的小舒文根本不懂这些,在听到隔壁的开门声之后,喜滋滋地抱着舒妈妈刚做好的年糕蹭到了隔壁。
因为这件事,舒欣整整三天没有跟舒文说话。
冬至那天舒妈妈包了饺子,于是送了两碗过去给姜循姜衡吃,舒文屁颠屁颠地跟了过去,搬着凳子挨着姜衡坐好,学着姜衡的样子挑饺子吃,弄得满桌的汤汤水水,吃进去的还没掉桌子上的多。姜衡无奈,只好学着大人的样子喂舒文,舒文一口他一口,不知不觉两个人竟然把碗里的饺子消灭得干干净净。
正坐在沙发上打着毛线聊着天的两位妈妈一回头,就看见姜衡挑着饺子喂舒文,舒文乖巧地张口,舒妈妈走过去抱起舒文擦干净了脸,摸着舒文脑袋问舒文:“把你给衡哥哥做媳妇好不好?”
舒文开心地点头。
到舒文三岁的时候,舒爸爸还在问他:“文文为什么这么喜欢姜衡哥哥呢?”
舒文拿小手抓着舒爸爸的鼻子,说:“衡哥哥漂亮,文文喜欢。”
刚上小学的舒欣不服气地写断了刚削好的铅笔,大声嚷嚷:“爸,我铅笔断了,你帮我削铅笔。”
奇怪的是,舒文和姐姐舒欣的关系不很好,和姜循姜衡两兄弟的关系却离奇的好。
舒欣不止一次想要拍死不争气的舒文,也不止一次给舒文灌输“我是你姐姐,我也很漂亮,你必须喜欢我”的思想,每次说的舒文似懂非懂,可是只要转头一看到姜衡,舒文就立马忘记了舒欣地谆谆教诲,又屁颠屁颠地搬出自己所有的玩具和零食。
其实也不能怪舒欣。
小区里本来就是男孩子多女孩子少,年纪最大的姜循已经成为了孩子王,姜衡跟着姜循跑,舒文跟着姜衡跑,而舒欣是女孩子中最大最懂事的,身后跟着的小喽啰们不是爱臭美就是爱哭鼻子,这让大姐姐舒欣非常不喜欢,所以才有了抢夺舒文这一事。
舒妈妈每年都要织很多件毛线衣,这也从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这群中年妇女无所事事的每一天,要送两件给姜家两兄弟,舒欣一件舒文一件,自己父母一人一件,公公婆婆一人一件,如果时间还充足,就给自己两口子一人织一件。毛线衣从秋天织到过年,然后穿着新毛线衣过新年。
姜妈妈跟舒妈妈一样没有工作,专心在家里织毛线衣带孩子,所以姜妈妈每年也会织很多件。姜妈妈会的花系多,织出来的毛线衣又好看又暖和,当外套穿在外面都非常时尚。
舒文的毛线衣和姜衡的都是一样的,这源于去年舒妈妈用米黄色的毛线给舒欣舒文织了两件,用绿色的毛线给姜循姜衡织了两件,结果舒文一看到自己的毛线衣和姜衡的颜色不一样就呜呜大哭了一场,死活不肯穿,可是舒欣姜循都比舒文姜衡大,要换要拆都没办法,最后还是姜妈妈答应又给舒文织了件一样的绿色的毛线衣才哄住舒文,所以后来两家妈妈都只好给他们四个都织成一样的花色。
每年的年夜饭两家都是一起吃的,姜爸爸姜妈妈的老家在乡下,姜爷爷姜奶奶跟着姜衡的大伯住,大伯和姜爸爸的关系不怎么好,所以姜爸爸姜妈妈过年过节都极少回家。舒文的爷爷奶奶则是住在舒文的大伯家里,舒文的大伯住在外省,所以舒爸爸每个月都会寄赡养费过去。舒妈妈和姜妈妈关系好,两家大人都嫌四个人吃饭太冷清,所以干脆凑在一起,过个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年。
舒文长到四岁的时候还成天粘着姜衡,刚上一年级的舒欣已经对她的亲弟弟彻底死心,从以前的怀柔政策变成彻底漠视。据舒欣说一年级的姜循已经会写情书给班上最漂亮的小女生了,两家人听舒欣不满地嚼舌,哈哈大笑。
舒文眨巴眨巴眼睛问舒欣:“什么是情书啊?”
舒欣白了他一眼,语气充满嫌弃:“就是追求信啊!你喜欢她,就写信告诉她!”
舒文不知道追求信是什么,但他听明白了那句“你喜欢他,就写信告诉他”,小舒文坚定道:“那我也要给衡哥哥写情书!”
舒欣翻白眼,姜妈妈问舒文:“为什么要给衡哥哥写情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