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夏为名:竹马摘青梅_作者:木以南(240)

2018-02-14 木以南

  又连砍带掰地弄了十几根手腕粗的树枝,也不剔掉树叶,用滕绳细细地编在一起,做成了一扇简易门安在洞口。

  姜清惊喜地叫了起来,“这样一晃眼根本看不出这里有个山洞!”

  夏良抬起手腕,看了看手表说:“四点了,就先这样吧,先去海滩弄点吃的。”

  晚上姜清和夏良躺在藤蔓编制的草席上,舒舒服服地睡了一个好觉。

  ☆、第181章 番外1:夏良漂流记(七)

  不知名的鸟儿在清晨的阳光与露水中歌唱,夏良揉着眼睛掀开搭在身上的麻布,半坐在草垫上愣了一会儿。他昨晚做了一个梦,似乎是个好梦,但怎么也想不起到底梦到什么了。

  把垂到脸颊的头发,向后钯了钯,夏良拿起用藤蔓编制的枕头旁的布绳熟练地在脑后绑了个短马尾。

  然后起身走到山洞的一面,拿起放在地上的石块,在六条短竖线中间划了一道横线:又过了一周了。画完线夏良没有立刻离开,而是静静站在墙壁前,看着足足占据了四分之一墙面的排列整齐的线条。

  “你昨晚梦到什么了?”姜清悉悉索索地起来,一边揉着眼睛一边问:“都笑出声来了。”

  夏良摇摇头,“不记得了……”

  姜清穿着麻布上衣和短裤,也站在墙壁前,拿着用锋利石片打磨出的木梳一边梳着头一边喃喃说:“已经一年了啊。”

  今天是夏良和姜清流落在小岛的第365天,他们似乎早已彻底被外界给遗忘,如同这与世隔绝的小岛一样。

  姜清的gucci衬衫被汗水泡湿了又晒干,湿了又干,布料变得又松又软,稍微一撕拉就烂成条。

  一次偶然找食物的途中,夏良在一个水潭发现一从被水沤熟的亚麻,惊喜地在周围找了一圈。发现有一大片野生亚麻,而且已经到了成熟期。

  铲棍是舍不得用了,铁器是磨损一点少一点,夏良和姜清就每天手工拔麻,拔掉一半的亚麻又仔仔细细地将亚麻籽收集起来。

  夏良在老家是做过农活的,按照以前拌种的方法,将亚麻籽拌了后,又和姜清一起开了一片荒地出来。小岛上的土地少有碎石和沙石,但是没有趁手的工具,只能找锋利的石片和树干绑在一起当做锄头,用起来特别费力。小小的一片亚麻地,累得姜清几乎直不起腰来,夏良多年没有做农活,也累得不轻,晚上山洞里两道呼噜声是起此彼伏的。

  当地里亚麻苗发出新芽时,夏良也成功地织出了亚麻布,虽然很粗糙,但到底不用再袒胸露背了。

  姜清居然是服装设计出生的,眯着眼睛,用鱼刺当针给自己和夏良缝出了两套衣服。

  夏良和姜清一直竭力在这小岛上保持着现代社会的习惯,早起要梳头洗漱,饭前饭后净手……唯恐稍有松弛,就彻底堕落下去,就此把自己当做真正的野人一样。

  头发还好搭理,可惜胡须是真的找不到工具来剃,这缺医少药的地方,稍有不慎就可能因为一个丁点大的伤口感染病毒,因为剃胡子而丢掉一条命说来也太可笑。于是夏良和姜清都从白面小生变成了一个古铜色肌肤的胡须汉子。

  姜清用椰子壳从他们一点一点磨出来的石缸里舀了一点水出来,打湿麻巾细细地洗起脸来。还特意从一个小木盒里拿出夏良做的椰子皂把满脸的胡子好好搓了搓。

  然后又从洞里的一个宽大的石板上拿起一个小石盒,从里面沾了些椰子油细细抹在裸露在外的手脸上。

  姜清忍不住感慨:“幸好这岛上的椰子树够多,大片大片的,满岛都是,不然我们不饿死也要被晒出皮肤癌了。”

  夏良麻利地擦上椰子油,一边腹诽:你个连树都不会爬的废物,又一岛椰子树说不得也得饿死!

  两人敲开两只椰子,连水带肉吃了,石锅里的水已经煮开了。夏良之前发现一块自带凹出的石板,几乎是如获至宝一样叫上姜清搬了回来。这下也算有了个替代物,不用再担心铁锅被烧坏后没用的了。

  姜清从储藏室——在洞里挖出的一人深的坑取出两个看上去有点像土豆的植物根茎,洗干净后放在石板上切成小块扔在石锅里慢慢煮,还不忘往里面加了一点盐和干贝。

  这种根茎样子和土豆有点类似,每个都有拳头大,吃上去味道也和土豆类似。夏良偶然看到一种田鼠刨出来的,还啃掉了一些,想到肯定是无毒的,便挖了一点回来用火一烧,吃着干巴干巴的,倒是和干贝、海菜这些放在锅里一煮挺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