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位十二年,回家去种田_作者:乃兮(173)

  “嗯,对,说不定队长就忘了。”

  “是的,快乐农场那么多事情。”

  “我觉得可以有。”

  四个人嘀嘀咕咕凑在一起说话。前面本来会注意听一下的贺君,今天大早受到冲击较大,意识轻微走神,根本没在意队友的话。

  他能记得按照节目节奏,找老刘做水幕就相当不错了。

  小卖部老板大早就把需要的东西运到木工厂。老刘拿着水管在木工厂的水龙头边上试验水流高度和水管口水流情况。

  别看水幕好像只要有水流下来就行。其实细分一下,实际市面上的水幕分为很多种。

  有的水幕是珠帘状态,水管会刻意弄成孔装或者有锯齿的状态。大珠小珠落玉盘,一颗颗水珠如同被线串着一般,从高处落到低处。

  有的水幕是水线状态,落到水槽中也完全不飞溅,整体若是不细看,只以为是垂挂下来的一根根装饰线,根本看不出是水。

  还有的水幕则是做出各种造型,还有带着灯光的各种变幻模式。甚至有成片水雾,直接用来放电影的。

  贺君他们想要的是第二种,声音轻,有降温清凉效果,视觉上低调朴素美观。

  老刘尝试了很多次,见到贺君来后,和他说着这事:“我试了一下这个水帘。想要成水线状态,分水管的孔就不能太大,且要有一定的流速。当然只要分水管分流的孔一样大小,水流压力不同就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贺君将注意力集中在水幕制作上:“水我们用河水?”

  老刘顿了下:“我建议是用井水。井水比河水干净点。不然装了过滤网,过滤网隔三差五就得更换。上面的水管也容易被东西堵住。”

  贺君觉得是这个理。

  老刘比划着自己试验品的高度,继续说着:“现在的问题是,这个水幕需要的力其实不大,但我们水车能借用的力特别大……”

  贺君思考着。

  在做水车之前,他完全没想到会产生水车力道太大,而水幕需要的力不需要那么多这种问题。

  他问老刘:“老刘你怎么看?”

  老刘能怎么看?

  他水车都做好了,总不能不用:“我觉得你们既然都做了水车,就别浪费。可以多折腾点东西。这个上水的设置我得再花点时间研究看,看中间怎么把力道消减消减。”

  贺君没想到水幕还没做完,他们还得折腾别的。

  他点了头,不过没什么大思路。

  老刘和贺君说完这个问题,给贺君欣赏了一下他临时打造出来的“简陋水幕”。临时水幕只有粗糙的部分结构,没有半点美感,送水的管道连接着两个水龙头,下方还有个口会“漏水”。

  “今天底子是可以先做起来……”说着说着,老刘看着自己面前这东西,脑子里又有了新灵感,整个人亢奋起来,“对哦,为什么不去找老赵帮个忙?”

  老刘激动重复着:“我怎么没想到老赵呢?”

  贺君几个人脑袋上冒出问号。

  老刘和老赵都是附近生活的本地人,平日里也有往来,路上碰到还会搭话聊两句。贺君他们修井的时候找老赵,需要木工的时候找老刘,分工相当明确。他们哪怕知道老刘和老赵认识,也没想到他们还能合作。

  这次做水幕,老刘跟着贺君的思路走,想着要怎么用木头和管道借河道的水力,忘了还有一种借力方式。他一拍自己大腿:“老赵以前是个修理工啊,他会修汽车的!”

  贺君没跟上思路,茫然问了一声:“什么意思?”

  老刘越想越欣喜:“意思是,他说不定可以给我们改装一个发电机。用水力发电。有了电,你这边什么东西都能用。”

  老刘话一出口,Vacation五个人集体震惊。

  快乐农场的水车和水幕,听起来越来越硬核,变成所有人完全没有办法想象的东西了。

  贺君瞠目结舌。他平时性子温,常年看着淡定的很,这会儿都有点结巴:“那个,不是,就是……发电机?”

  他们五个人没有一个大学学习的理工科。做木头还有点概念,觉得可以学习一下,可自制发电机完全在他们认知范围外。

  老刘点头:“对。搞个发电机。你们这个岛本来能承载的电器也有限。几台空调一算差不多了。搞个烧油的发电器,隔三差五还得加油,还不如就用这个来折腾。不复杂,就老式发电机改装一下就行。”

  贺君露出尴尬且礼貌的笑容:“……这复杂程度已经超过我预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