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其实这里有一个隐藏的陷阱。”容迪随口又补充了一句连工作手册上都不会刊载的信息,“管理局给出的生存率指标全称是‘一年期人员生存比率’,这个数值在垃圾星上很高也是正常的。但垃圾星的生存难点其实在中后期。如果资源真的耗竭了,生存空间就会极速压缩,不亚于灭顶之灾。但这类情况往往不会出现在一年或者两年的时间里。”
任子墨听得一愣,捕捉到了两个信息。
其一自然是关于垃圾星的生存难点。有了这个前提再去分析解决办法,至少就有了明确的方向。
其二则是关于容迪自己了。
在之前的很多次相处中,容迪的表现就像是深谙星野的实际生存情况。
现在,这种熟悉可以缩小范围到垃圾星的环境上。
而容迪也表示过,他一直都只想去垃圾星。
于是他问道:“为什么垃圾星球对你来说这么特别?你好像非常熟悉。”
“因为我不是在联邦里长大的。”在联邦的人口信息库里,容迪的档案上其实有关于这一点的清晰记录,“以前我就生活在一颗垃圾星球上。”
这个回答完全超出了任子墨的想象,包含了很多的隐藏信息。
而且,这条线索把他对于容迪的许多零散印象都串联了起来。
强大的生存与战斗能力、对星野环境的熟悉与判断,乃至对副本积分的无所谓。
“所以,你自己觉得在这个星球拓荒的难度……”
注意力已经开始转向挑选下一台机甲的容迪语气轻松的答道:“确实不难啊。”
******
傅太平自觉不太会学习,所以就留在了会议室里,一边研究积分商城,一边负责向找上门来的学员解释团队还未成型的情况。
又送走了一波打听情况的学员,傅太平回到同伴身边时,发现氛围变得有些糟糕。
刚刚带着一波笔记回来的文宏坐在中间,满面愁苦。
“傅哥,我们真的就跟着墨大选这里了吗?”
“怎么了?”傅太平不解道。
“这个D级垃圾星听起来好像不难,但实际上感觉太难了啊!”文宏苦着脸,“万一真回不来了怎么办?”
第20章 最难的事
拓荒者团队前往星野里的各个星球,主要的目标都是活下来、站稳脚跟,然后再求发展。
生存的目标是相似的,发展的目标则不然。
如果把选择了不同星球的团队看作是领下了不同投资开发项目,他们彼此间要做的事情可能完全不同。
矿产星和小行星都属于资源开发型的目标,拓荒者团队需要建起具备持续生产能力的矿场或者工厂。
有价值的产品是矿物这类资源及相关产品。
两者相比较,小行星的生存环境更恶劣,但往往能进入星野管理局清单的,都是具有特殊资源矿藏的;矿产星在资源总量上更加丰富一些,但独特性相对较低。
他们的共同问题是,开发的过程非常艰苦枯燥。
兽害星球则可算是狩猎淘金型项目。星兽本身就已经是人类可用的资源,同时,他们能够大量繁衍的地方,必然也自带良好的环境资源。如果具备碾压性的征服能力,狩猎场就会变成轻松的收割地。
原生星大体和兽害星球类似,只是多了生物环境的未知与复杂。
垃圾星球则是和废土星球较为相似。但废土星球往往是因为特殊的污染因素导致星球价值降低,但通常原本具备不错的基础。如果能够将负面影响因素清理完毕,废土也会很快迎来春天。而垃圾星虽然也是以清理为目标,但通常它在被堆满之前,本身就已经是被判定为资源匮乏的星球。潜力高低可见一斑。
这六类是星野管理局星球开发清单上最主流的选项了。
资料显示,星野管理局对垃圾星的要求更低一点,以减少、清理垃圾为主要目的。
但即使只是这样的要求,却也有一些很难克服的问题。其中,垃圾处理本身就已足够艰难。一则不同类型的垃圾需要不同的处理技术。二则历史越久远的垃圾星,剩下的垃圾就越顽固,耗时也耗力。
而前人的资料还指出了一个垃圾星的艰难处境。
要处理垃圾,必须购买足够且对口的大型机械,否则那些陈年老垃圾根本是无法撼动的,甚至连挪动一下位置都非常困难。
然而垃圾星资源少、污染重,建立生存资源的自循环也很难。这就要求团队前期必须储备足够多的生存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