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领主不想搞建设_作者:奶圆圆(532)

  货箱的侧面紧挨着依次排放,长条形的背面朝北抵挡垃圾区可能靠近的侵扰,而面对绿植区的一面,经过简单改造出可以通行的门,便直接成了农业组日常活动的室内工作区。

  货箱改造的出发点本是为了尽快解决白骨基地移交的货物,不能因此妨碍基地其他方位的机械交通往来和建设,又要方便后期农业组的工作。

  任子墨当时直接安排农业组的货箱沿着规划处的绿植区摆放,用最快的速度解决了拥堵问题。

  但这个奇思妙想的最终效果却是超出了大家的预期。

  靠着货箱改造,这块基地北侧的安全区也成为了现在看起来完成度最高的位置,而且因为形成了相对封闭的空间,又满是绿植,俨然形成了专属于基地成员的世外桃源。

  不仅直播观众喜欢撺掇主持往这边来,就连基地成员也愿意在休息时间逛到这边,顺手也就给农业组的成员打打下手,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仅仅靠这么一片垃圾堆里的小绿洲,要改变周边整体的生态环境还很难。

  但这片区域的存在,坚定了很多人继续改造星球和信心和信念。

  就连容迪,也对垃圾堆里能出现这样的绿色萌生由衷的感叹:“你这边的情况进展特别好啊。”

  这样子的改造,确实不是一两个人的荒野生活里能够制造出来的景象。

  人多就是有人多的优势。

  “主要是大家都很有热情。”听见夸奖的任子墨淡然一笑,并不居功,“想法也很多。”

  容迪想起自己听高彭吐槽过农业组。

  高彭现在全权负责机器人大军的指挥,除去最开始的垃圾清理模块,垃圾分拣带的生产线也在基地南边清出的安全区空地上逐步成型。

  前面的两千多机器人日夜不停的清理,太大的垃圾依然按照原本的动线向堆放区进行清理,体积更小的垃圾则直接沿着中间的传送带一路运回分拣区。

  多节点的分拣带直接按照垃圾的大小、种类和留存的完整度一路分流。破碎的小垃圾通通能从分拣带上一路直通临时建起来的垃圾处理车间,左边的大铁皮房里是金属处理生产线,右边的则是非金属处理线。两边回收的成品出门就直接运送到附近的建设场地上,成为安全区建设的材料。

  而那些体积较大、构成成分复杂以及完整度较高的则会单独放在待回收仓库里,留着之后用。

  农业组的人盯上的就是这个回收仓库。

  他们或许是受到了水泥坑的启发,每天都会派人到回收仓库去挑选可以发挥花盆功能的垃圾。

  只要能隔开土壤、保证土壤不流失,也不会受原本底下污染物影响的,他们就会全部拖回农业组当花盆。

  回来之后,只需要简单清洗,再添上白骨基地送来的土壤,种几颗同种的植物,就会按花盆大小简单分类,直接称为绿植区向更多安全区延伸的基本单元。

  受惠于这个快速模式,绿植区的面积就顺着建设组铺好地面的空地一路向外延伸。

  因为农业组的人太不挑剔了,有裂缝的容器都不放过,导致回收仓库一直处于空荡荡的状态。高彭有心想在回收仓库里找点能用的东西给机械组,奈何下手总没有农业组快,所以一直没能成功。

  他找农业组的负责人交涉过一次,但被结结实实地堵了回去。

  因为农业组的理由特别充分。

  机械组拿到了这些半成品垃圾,还得回收、修复、设计、加工等等步骤才能让东西派上用途,而且还不能对基地的建设有什么帮助。

  但是农业组的花盆越多,以后绿植区的规模移植就越快。到时候甚至只需要机器人连夜搬运一下,基地的其他地方可能一夜之间就能实现绿植覆盖,利用效率远超机械组。

  高彭非常郁闷的抱怨,说他负责的清理分拣工作空有“人数”优势,但平均下来的智商水平完全被农业和建设两大组碾压。

  随着机器人工作与垃圾星的环境不断磨合,整体的工作效率不断提升,连垃圾处理里的分类、拆除和切割环节都能慢慢由机器人接手。

  但他们日夜不停的干活,提高了垃圾清理和处理的效率,结果所有成果都被薅了羊毛,自己一点成果都没剩下,属于实打实的效率越高越心酸。

  “白骨来的那些植物适应情况如何?”农业组的最高负责人还是任子墨,容迪就完全没有帮高彭出头的想法了。

  “兽害星球的动植物生命力都很强,适应良好。而且我发现,拉索异兰和这些植物一起在初步净化的土壤里种植,有相得益彰的效果。拉索异兰长得快,还有净化土壤的效果,脱落的受污染叶片很方便拾取,也不会抢走其他植物的生存空间。这种搭配方式可以节省土壤净化的工序,也意味着以后进行大面积的绿植扩大是有机会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