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领主不想搞建设_作者:奶圆圆(562)

  只因为,在茫茫垃圾海洋中要找到指定种类型号、但根本不确定它是否存在的某一个物体实在太难了。

  如果只靠个人的力量,那这个人不仅要能记得悬赏任务中有要求的所有物体信息,还要有能遇见这所有要求的其中之一的机会。这势必要花费海量的时间。

  那如果有这个时间,多清理一些垃圾面积似乎还更具有收益的确定性。

  现在,就在这么一个所有人都认为是最难获取成就值的垃圾星上,容迪居然弄出了这么一个方案。

  只要他在外负责清理垃圾的机器人大军不停工,识别物体的系统又能跟得上需求,那甚至是在基地成员们都呼呼大睡的时候,符合任务要求的垃圾就已经被稳妥的存放进回收仓库了。

  成员们甚至无从得知仓库里的存货到底有哪些可以用来换取成就值。

  也就是说,以容迪这样的一个星球开发方式,他完全可以将现在以及未来所有垃圾回收过程中能取得的成就值资源都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不会受到任何成员个人行为的影响。

  其他垃圾星基地即使要抄作业,也必须要先想办法克服如何补充到足够的机器人大军,以及让机器人取得清理及相应识别能力的问题。

  而对于容易基地里的拓荒者来说,他们也不需要去想办法越过容迪的这套模式。

  只要容迪作为领主开出来的交换条件不失公道,成员们为基地服务以换取成就值的速度一定会比自己拓荒撞运气更快。

  那么,“一年之内攒够成就值回家”的这个目标现实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已经无关紧要了。

  只要容易基地继续具备这样的条件,它就会对其他拓荒者产生极强的吸引力。

  依靠这样的激励,再具备了当前已经拥有的那些生产基础和物质基础,容易基地已经建立了极其优越的良性循环。

  就这样的一个拓荒者基地,哪怕你知道他落地生存的时间尚且短暂,也实在无法落下一个“这基地软弱无力”的结论。

  甚至无需太丰富的想象里,都能预见其未来披荆斩棘、迅猛发展的样子。

  这看来看去的,绝大多数人都只看出来了四个字。

  【狂奔的猛犸:兄弟姐妹们,入股不亏呀!】

  为了看个笑话而点进来容易基地的人们最后竟然都舍不得走了。

  这个转变来得太快,那些还在星博全线煽风点火的账号猝不及防地就被拐弯的大部队甩出了队伍,下不来台了。

  铁一般的事实说明,容易基地不仅不弱,还非常的强,且强得超出了大多数人的想象。

  甚至有好事的人特意去看了一圈其他的垃圾星基地,发现已经具备这样发展优势的,竟然只有容易这一家。

  只能说,那些基地也并非不优秀,只是此情此景下,实在没有容易基地来得吸引人。

  新一批入坑的粉丝们看完直播间里的热闹,目送容迪离开,转头就倒回外面查看其他关于容易基地的资料。

  结果再倒回“星野初光”一看,发现问题了。

  从当前的维度来评判,多的是比容易基地还不如的基地已经取得了审核通过的资格,得到了星野管理局的宣传支持。

  而容易基地明明极具发展潜力,却还死死地卡在待审核的名单里。

  这就很没有道理了。

  虽说其他和容易基地一样卡在评比活动参赛大门之外的基地好像也还很多。

  但细细一瞧,就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了。

  确实就像星野管理局自己曾经说过的那样,星野基地的情况各不相同,也很复杂,很难用统一的标准将它们分出高下。

  所以,基地的等级并不等于所有。

  有些基地的实力是在达到一定的等级后,又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走了下坡路,实际已经落后于自己曾经的巅峰状态。

  现在还停留在待审核名单里的基地,大多是这种情况。

  虽然,对那些基地而言,星野管理局这么做算不得厚道,但多少还说得过去。

  可要是把容易基地和这些基地放在一起并排来看,就不怪粉丝们觉得意难平了。

  难道星野管理局是瞎的吗?

  星野管理局瞎不瞎姑且不去讨论,但那个前局长奥斯蒙就是真的瞎。

  事实摆在眼前,旁观者一看都能知道,这个人分明是在睁着眼睛说瞎话。

  于是,重回声望巅峰的前任局长还没在那位置上坐热屁股,就被蜂拥到他星博账户上的骂声给淹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