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杨伸出手轻轻的敲了三下,没想到里面很快有了反应。门开了,一个满头白发的老人站在梁杨面前,他的身材很瘦小,眼睛里的神采好像早已被时光吸收走了。
“我知道你为何而来,跟我进来吧。”
梁杨跟着他走进了屋子内,老人指了指沙发,“坐吧。”梁杨听从的坐了下来。
“你是来我这敲门声音最小的学生。”
“是吗?我只是感觉这里非常安静,如果敲的声音太大会打扰其他人。”
“如果来的人敲的声音很大,我会假装不在家;如果声音较响,我会晾他们五分钟;如果声音在我接受的范围内,我还有什么理由不立刻给他开门呢。住在这的人,大部分都是想清修的,所以这里的静谧是最可贵的。门外的人只要稍微有些动静,我就能听到,弄不懂很多人何必用力敲门打破我最在意的那份静谧呢?”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可惜我境界太低,做不到大音希声,还是弄出声响,打扰到您了。”
老人的脸抽动了一下,“想做到这点还需要无数的修炼啊。你年纪轻轻若能达到这个境界,可要气坏我们这些老头子了。”
梁杨双手交握在一起,“不过禅宗不是讲究顿悟吗?只要开悟,立化成佛。”
“可你刚才引用的是可是道家说的话。”
“不过佛家和道家都追求内心的宁静,殊途同归。”
“殊途同归。”老人重复道,“你这个观点会遭到无数人驳斥的,不过没关系。有趣,有趣。”
梁杨笑了,因为的确有趣。
“你是唐与吐蕃还是宋金对峙。”
“宋金对峙。”
“那我问你,你为什么参加这个活动呢?”
梁杨无奈的耸耸肩,:“一审之前参加是身不由己。”
“哦,那一审后呢?”老人的眼睛和刚进门时有了天大的差别,他此时的目光如同利剑一般刺在梁杨身上。
“一审的努力,只是不想让和我一起做这个项目的朋友失望。”
老人淡淡的说道:“仅此而已?”
“或许还有个人因素吧。我对那段历史很是向往,喜欢上了那个风起云涌的时期就随之有了奋斗的动力。这可能和我小时候读过《说岳》也有关系吧。感觉小时候看了《说岳》、《三国》一类的书对我的影响一直没有消失。可能每个男人都有过成为英雄,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梦想吧。”
“可真正的历史没那么简单。”
“嗯,当我深入进去后发现个人只是最基本的单位,有无数的因素影响着大的格局。所以这个项目变得越来越有趣了。”
老人缓缓的站了起来,“我想请你喝杯茶。”
梁杨也随之站起,“多谢教授。”
老人从博物架上取下一个紫褐色的茶壶和与之相配的茶具,把它们放到梁杨前方的茶几上。“茶叶配茶壶,年轻人你可明白?”
“茶壶的质量影响泡茶的效果。”
老人赞许的点了点头,“没错。今天我们喝佛手茶,就用陶壶吧。你在这静候五分钟,我去煮水。”说完钱教授离开了客厅。梁杨闭上眼睛,默默的数着时间。
等梁杨再次睁开眼时,老人已经开始温壶温杯了。
老人放入茶叶,用水冲茶。梁杨预算时间已到,倒掉了温杯的水。
“你看这茶叶在壶内翻滚散开,上下翻腾。正如人在社会中起起落落,随波浮沉。”
“可叶片也在逐渐舒展。人的心境在经历世事后也会变的成熟洒脱。”
“那我祝愿你的心可以早日变的舒展。”
梁杨开始仔细品味这句话,而老人已经开始洗茶,倒茶了。
老人把茶杯递给梁杨,“请。”
“多谢。”梁杨看了一眼茶杯,杯中茶汤清澈明亮。茶汤入喉,醇厚回甘,唇齿留香。“钱教授您是煮的泉水吧。”
老人笑了,“不错,没想到你品出来了。”
“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说罢,梁杨又饮了一口。“清香扑我鼻,直欲吐龙涎。”
老人看着梁杨,已经很久没有见过这么有趣的年轻人。“小子,你很对我脾胃。这样吧,给你个机会,你会下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