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崽不能,至少不应该/叔叔不能,至少不应该_作者:蒸汽桃(127)

  但是今天正月十五,顾长浥早上四点不到就开始叫他。

  一开始只是拍他的肩膀。

  姜颂不容易醒,咕哝了一声,翻身继续睡。

  “姜颂,起来了。”顾长浥轻轻揉他的后腰。

  姜颂还以为自己在做梦,眨了两下眼,“天亮了吗?”

  顾长浥捞着他从床上坐起来,“醒醒了。”

  姜颂还是没睡醒,下巴搁在顾长浥肩头,“肚子疼……”

  以前姜颂就这样,想赖床的时候借口非常单一,只要不起准是肚子疼。

  但是他胃口确实不好,顾长浥从来不大意。

  他把手伸到他睡衣里,轻轻摸了摸他的腹部,“你肚子没事儿。”

  姜颂不动。

  “再不起来不及了。”顾长浥含住他的耳垂,不轻地咬了一口。

  姜颂一下就给疼醒了,“嘶——你什么毛病?”

  顾长浥看他差不多醒了,把床头柜上的衣服递给他,“穿上,今天出门。”

  那衣服一摸就知道是提前烘过,暖融融的,干燥柔软。

  姜颂憋着起床气,套了半天没从线衣的领口钻出来,气馁地倒回了床上。

  顾长浥刚刚伸手扶他,他就用手推开,“你干什么啊?就算我欠你钱,那现在也还是法定节假日!我明天开始上班不行吗?你现在逼我起床就是违法。”

  “你欠着的是一块两块吗?”顾长浥居然笑了,“起来,别赖床了,一会儿头疼。”

  “我不头疼,”姜颂火气大得要命,“我一觉睡到十点一点儿也不头疼!我被人吵醒才头疼!”

  “行了。”顾长浥的语气稍微没那么让人生气了,“我刚刚往海鲜粥里放了锅巴,再不吃就皮了。”

  姜颂在床上挺了一会儿,没好气地爬起来继续钻领口。

  顾长浥就在一边站着看热闹,也没伸手帮他一下。

  吃饱了早饭,姜颂基本也完全清醒了,偏着头问顾长浥,“这么早起来干什么?”

  “去积福寺。”顾长浥把他的大衣递给他,又披上自己的外套。

  姜颂一看两个人的衣服都是深色的,“你还信佛?”

  原先姜正国每月初一十五会到寺庙里面烧香拜佛,姜颂小时候也跟着去过几次。

  只是父亲烧了那么多的香油,最后落得一个死无全尸的下场,似乎也并未给姜家积下什么福报。

  那些生不如死的日日夜夜,总叫姜颂明白了这世界上根本没有救苦救难的菩萨。

  人不自救,就只剩下灰飞烟灭的下场。

  顾长浥从小也没表现出过什么对神佛的敬畏,还没成人就让他送到国外去了,姜颂还以为他也是无神论者。

  上车的时候姜颂才发现周秘书也在,大概心里头就有谱了。

  顾长浥现在正式转战国内市场,大约是入乡随俗,要去给今年的生意讨个好彩头。

  积福寺算是当地据说最灵验、善男信女最多的寺院了,坐落在城郊的和日山上,一年到头香火不断。

  十五是个正日子。

  姜颂他们停好车的时候天都还没亮,山脚下就已经聚满了来上香祈福的车辆。

  和日山不高,但从山下到正殿有近千个台阶。

  姜颂一身懒骨头,也没什么好求,“我不拜佛,你们上去就行了,我回停车场等你们。”

  “不行。”顾长浥抓着他的手肘,“你必须得跟我一起上去。”

  姜颂想名利场上那些事我又不跟着你掺和,我上去也是白上去。

  他想了个委婉的说法:“我上去实在帮不上什么忙,菩萨就算看见我,也未必能觉得你心诚。”

  “你现在是我公司里的员工,我又不是让你给我送礼行贿。我就让你陪我走两步路,也不行吗?”顾长浥话说得强硬,眼睛却是微微向下垂着。

  他这几句话说得姜颂都有点屈心。

  人家债主在家做了半个月饭了,他连这两步都不陪着走,似乎是有些说不过去。

  但姜颂体力在那摆着,走了没两百级台阶就已经出了一身汗。

  “你再往上走几层,”顾长浥托住他一边的手肘,“走到‘小望月’就行了。”

  姜颂听说过,“小望月”大约在半山腰上,其实就是就是给香客们歇脚准备返程的地方。

  有人从山顶下来,有人登到这里就直接下山。

  和日山的前半程每百来级台阶就有一处佛殿,后半程却只有山顶上一座“百岁无忧殿”。

  从“小望月”到山顶一共三百多层台阶,人们三拜九叩上去,求名求利,求子孙求姻缘,求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