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有期_作者:烂俗桥段(28)

  便利店不大,走两步就能汇合。钟承明看着孟和玉两大袋的零食,对这人好吃的程度又刷新了上限。

  等到了收银台前排队,他还是排在孟和玉后边,盯着他两袋胀鼓鼓的零食,本不是他的责任,但还是忍不住提醒:“手电筒买了吗?”

  “买了啊!”孟和玉回过头朝他笑,“吃的太多,给藏住了——话说回来,钟哥知道有哪间餐厅还开着吗?我好想吃点热食啊。”

  吃吃吃,就知道吃。

  钟承明无奈道:“我们那一片断电了,你走远一点或许有。”

  孟和玉一声好耶!眼睛都笑不见了。钟承明只得跟他强调:“我只是说或许有。”

  “或许都好啊!”孟和玉满怀热望。

  钟承明只买了一支手电筒加少数干粮,一只手提着很轻便,而孟和玉提了整整两大袋吃食,重倒是不重,只是走起路来难免笨拙些。

  钟承明起初没有主动说要帮忙,是后来看不过眼了,才在楼梯间停定,叫孟和玉递给他一袋。孟和玉不大在意地说不用,很轻的,钟承明只是一动不动地看着他,看着看着孟和玉就分了一袋给钟承明了。

  听过孟和玉的歌声,钟承明才知他声音的动听与可贵。

  此时一声“钟哥”,喊在耳边就变得格外酥软了。

  何况孟和玉又接了句:“你怎么能这么好呢?”

  钟承明想,其实他会叫孟和玉把袋子给他提,是不是就是因为知道孟和玉会说这种话。

  他其实是不是就想听孟和玉夸他好。

  -

  回到家以后来了个好消息,经过几个小时的紧急抢修,电源已被驳通,孟和玉一蹦三尺高,欢呼这两天假期可以尽情打游戏了。

  当然他还记得热食的事,回家安置好各色食物以后又马不停蹄地出了门,五层楼跑上跑下都不嫌累的。

  他临走前问钟哥吃不吃,钟承明当然不吃,但竟是用了三秒来犹豫,然后才给出了他本应脱口而出的答案。

  等孟和玉走后,钟承明不禁疑惑自己这是怎么了。

  不过是停电一场,不过是收留了孟和玉几个小时,这么浅薄的交情,怎么会让他的社交变了样——虽然是极细微的改变,但已经足够成为危险的预兆。

  毕竟他已经无法将孟和玉划为陌生人。

  大学宣布所有教职员留在家中工作三天,钟承明很满意这个安排,他这种人,相比起实体会议,当然更喜欢不用跟人接触的线上会议。

  云层还未散尽,孟和玉走后不久,外头就飘起了细细的雨丝。

  钟承明一边参加着网络座谈会,一边望向玻璃窗外雾一般的薄雨,心头浮现了应景但不应时的担忧——孟和玉出门的时候带伞了吗?

  耳机里一声“钟教授”提醒他回神,他轻咳一声,即便刚才分了心神去想孟和玉,他依然接收到了同学的提问:“你的想法很好,但不现实……”

  雨越下越大,钟承明的担忧也越来越重,重到沉甸甸地垂在心头,没有办法不去管。

  等会议结束,钟承明鬼使神差地拿起了手机,点开了孟和玉的头像,指尖悬在键盘上,都已经打开了对话,忽然不知道要说些什么。

  问他带伞了吗?

  告诉他没带伞就等雨停了再回来?

  还是说……

  钟承明又望向了窗外,还是说,让他留在餐厅别动,他现在就去接他。

  ……这是做什么。

  钟承明一察觉到自己的想法,立刻就锁了屏,孟和玉那一张拿着可乐的头像暗下。

  要说此前他帮孟和玉的忙,都不过是举手之劳,是邻里互助,那因为担心他没带伞而特地出去接他,显然已经超出了这个范围。

  钟承明,他问自己,你在做什么?

  还未找出个答案,门铃忽然响作。

  会来按他门铃的,只有一个人。

  钟承明的心跳蓦地加快,一击一击地擂在胸膛。他从书桌前站起身,疾步去开门。

  不出他所料,果然是孟和玉。

  站在门前,从头湿到了脚,一缕一缕如墨似的黑发贴在额前和脸侧,全身都在朝下淌着水。

  可他的笑容还像以往一样,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钟哥!”

  孟和玉的手臂动了动,钟承明这才注意到,孟和玉的怀里一直护着盒东西。

  “这个炒面太好吃了!”他将它举到钟承明眼下,“我一路跑回来的,钟哥,你趁热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