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一级艺术狂徒_作者:言朝暮(246)

  他还微微闭起双眼,悠然自得地笑着说道:“对你弹琴。”

  樊成云听了这句“对你弹琴”,顿时觉得林望归在说“对牛弹琴”,火气马上就大了。

  “我看你才是牛嚼牡丹!”

  林望归也不生气,只是笑,“牛嚼牡丹,煮鹤焚琴,还挺适合我。”

  “成云,我的琴做好了,你给它取个名字吧。”

  樊成云想了想,记得那是一个绿树成荫的灿烂春天。

  林望归的家里逼仄,可以说家徒四壁,像个木匠的工作间而不是斫琴师的琴馆。

  于是他嘲讽的说道:“蔡氏五弄,《游春》、《渌水》、《幽居》、《坐愁》、《秋思》,你独占幽居,这房子又小又潮,跟关犯人的囚笼似的,这琴就叫游春吧。”

  游春,梦里游。

  樊成云想到那张游春,就会想起年轻时候的自己。

  他脾气不好,说过很多伤人伤心的话。

  林望归一双沉寂的黑眸,静静的看他,似乎永远不会生气。

  钟应像林望归,很像。

  一模一样的沉静内敛,一模一样的天赋出众。

  一模一样的悲天悯人,一模一样的执着坚定。

  他一直害怕自己带不好这个可爱的孩子,时时以林望归的标准要求钟应。

  行事温柔,话语委婉。

  不能冲动,学会隐忍。

  樊成云这么教,自己也这么学。

  但他觉得,自己温柔慈祥并不是因为学会了林望归的脾气,只不过是他老了,心灰意冷,对一切都升不起怒火脾气,唯独想着早点儿完成林望归的遗愿,早点儿去见见林望归。

  他初见林望归的时候,那人差不多快三十了。

  三十而立,成熟稳重,林望归仿佛已经度过了一甲子年岁,无声背负起别人犯下的沉重过错。

  樊成云记得,自己砸开那扇破木门,冲动得像个街头地痞小混混。

  可能他还砸破了林望归的脑袋,害林望归流了些血。

  因为樊成云年少懵懂,只记住了恨。

  误以为,林望归还不叫林望归,他叫——

  “师父!”

  钟应急切的走到琴馆旁,“师父你在吗?”

  “什么事?”

  樊成云从椅子里站起来,回忆烟消云散。

  “外面来了一群人,絮姐在招呼他们,但是、但是……”

  但是,钟应没见过那么奇怪的人。

第69章

  那些人穿着得体, 态度也是礼貌客气。

  但他们不联系樊成云的工作室,也不提前预约,直接就说他们想邀请樊成云举办一场古琴音乐会。

  然而, 絮姐无论问什么,他们都不愿回答, 一定要见到师父才行。

  神神秘秘,礼貌刻板。

  就连他们公式化的微笑,都令钟应觉得不舒服。

  “樊大师,好久不见。”

  樊成云刚踏入琴行, 对方五六个人,随着这句话齐刷刷的点头哈腰。

  钟应吓得不清, 总觉得他们是什么训练有素的特殊部队。

  “确实很久不见。”

  樊成云的态度, 比平时更为冷硬,“你们来, 还是为了那件事?”

  对方笑着点头,“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期望樊大师能够不计前嫌,看在弘扬传统文化的份上,化干戈为玉帛,共修秦晋之好——”

  “成语不要乱用,我和你们没有这么好。”

  樊成云也笑着回答道, “而且我最近很疲惫, 不想出国。”

  “那,直播如何?”

  对方忽然换了一种方式,“其实现在科技那么发达, 您不愿意出国, 我们有办法把您的音乐传递到世界每一个角落。直播、专辑或者——”

  “或者他自己回国。”

  樊成云的笑意收敛, 冷漠无情的打断他。

  “人还活着,想听琴就回来。国内古琴演奏者那么多,为什么非要千里迢迢来请我一个顽固不化的老头子,你们不累,我都累。”

  这样的回答,令对方刻板礼貌的笑容愈发灿烂。

  钟应听着看着,总算知道他为什么讨厌这群人了。

  表情和心情极度不匹配,死缠烂打的气质从他们的举手投足之间都散发出来,遮都遮不住。

  果然,樊成云都这么拒绝了。

  对方却笑容灿烂的说道:“载宁大师每况愈下,您和大师都是朋友……”

  樊成云抬手止住了他的话,“千万不要说我和他是朋友,差着辈分呢,他不配做我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