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一级艺术狂徒_作者:言朝暮(47)

  “谁有那闲心。”

  厉劲秋看了一眼鬼画符纸条,直接揉成一团扔进垃圾桶,“你看得懂就行。”

  周俊彤根本没看懂。

  但她本能清楚厉劲秋遇到了麻烦,否则绝对不会手机不通、消息不回。

  那可是一个重度手机依赖症患者,没了手机简直是要了她哥的命。

  只有暴力和意外,能让厉劲秋依靠原始的传纸条方式,通知她做点什么。

  于是,周俊彤立刻找到了多梅尼克,拿到了音乐会的邀请函。

  她还没能主动提出要求,就见到了身在佛罗伦萨的樊大师。

  “师父。”

  钟应还没提起琴箱,便见熟悉的身影缓缓走来。

  樊成云穿着简单的衬衫,神色疲惫,却依然走到了十弦雅韵的琴箱前,慢慢打开了箱子。

  十弦乌木琴发出的声音精妙绝伦,音乐厅所有人都见证了它应该具有的风采。

  钟应安静看着师父沉默凝视这张琴,仿佛在凝视毕生寻找的身影。

  他以为师父会激动的拿出来,就地抚奏一曲,抒发心中淤积多年的悲伤苦痛。

  却没想到师父只是看了看,叹息着合上琴箱,叮嘱道:“小心保护它。”

  樊成云在钟应失去联络的当天,立刻飞往了意大利,还带来了无数的证据。

  清泠湖博物馆出具的官方鉴定结果、沈家记录在案的账册清单、民国时期与遗音雅社有关的重要史料。

  但是,他不再徒劳的联系哈里森.贝卢,而是选择了贝卢家族年轻的下一任当家:莱恩.贝卢。

  “贝卢家族的权力一直掌握着哈里森手上,他的儿子、女儿、孙子、孙女,都希望他长命百岁,又希望他快点去世。”

  樊成云在车上,耐心的跟钟应分析情况。

  庞大的家族,总会有利益纷争,当掌权人突发状况无法处理事务的时候,就是继承人们各显神通的大好机会。

  一直死死盯着钟应的保镖,已经被上司一个电话叫走,还给他自由。

  那张十弦琴也安稳的落在后排宽敞座位,聆听着樊成云的闲聊。

  “莱恩.贝卢是纯粹的商人,他给了我们最好的承诺。”

  樊成云笑着说:“不仅会归还雅韵,他还愿意将哈里森.贝卢博物馆全部有迹可循的沈家藏品一并归还。”

  毕竟,贝卢家族的生意遍布全球,哈里森倚老卖老不在乎名誉谴责,可莱恩在乎。

  如果哈里森死了,新的当家自然不会因为一张琴和樊成云闹僵。

  钟应想了想,低声说道:“师父,贝卢收藏雅韵的房间里,有沈先生的信。”

  樊成云好奇看他。

  他说:“我想把它们也带回去。”

  贝卢连夜送往医院,新闻报道铺天盖地。

  除了关心这位伟大的慈善家、音乐爱好者之外,关于《金色钟声》的讨论,褒贬不一。

  不少人认为这是绝无仅有的天籁之音,史无前例的中西合璧。

  不少人认为,音乐应该符合主题、符合需求,而不是把一位年老的绅士听进医院,还受到大众的欢迎。

  争吵争论围绕着十弦古琴的演奏者和名声在外的作曲家,希望他们能够主动站出来,阐述一下创作和演奏的心路历程。

  可惜,他们只等到钢琴家兼音乐剧院老板,多梅尼克的公开声明:

  哈里森.贝卢喜欢厉劲秋创作的《金色钟声》,更爱钟应演奏的华彩。

  他是一个热爱音乐的人,无论发生什么,他都不会怪罪音乐,更不会给音乐套上任何枷锁。

  事实如此,仅此而已。

  然而,钟应和厉劲秋始终没有回应。

  钟应不知道厉劲秋怎么想,他只知道自己的手机,每天都能收到无数厉劲秋传来的截图、链接,以及长篇大论的评价。

  他完全没空回复,忙碌于他们和贝卢家族的交涉。

  清泠湖博物馆派出专家团,亲自到达意大利,与贝卢博物馆成员一同清点馆藏文物。

  钟应不仅要帮忙接收国内传来的扫描件,递交给清泠湖专家团做鉴定。

  还要和师父一起去拜会贝卢家族的新当家,和莱恩当面协商后续的事情。

  比如,他们想要带回更多哈里森.贝卢博物馆展出的文物。

  比如,十弦雅韵真身回国之后,清泠湖博物馆希望继续展览仿制品。

  比如,贝卢书房的意大利语书信和中文书信,钟应也希望带回中国。

  漫长的谈判,已经无人关心躺在医院里的贝卢。